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5:20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这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就业的增长。为了在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地同时提高就业率,就必须认真研究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就业量。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服务业含义、特征及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落后的原因,以及服务业就业的基本情况等。 第二部分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服务业GDP和就业量的数据对江苏省服务业与就业的相关性、因果性进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服务业发展并不是就业人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现阶段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并没有带来就业量的相应增加。 第三部分通过相应指标、面板数据分析法分析了江苏省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江苏省服务业相比于第一、第二产业有更强的就业吸纳力。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较少。不同地区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差异较大,苏南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较好,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苏中、苏北等偏远地区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就业吸纳力较低。 第四部分通过比较深入分析了江苏省服务业就业对服务业发展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就业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就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苏中、苏北地区,就业人员的增长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苏南地区,就业人员的增长对促进服务业发展就不是很明显。 最后,在上面相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并依据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服务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确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调整服务业发展策略,缩小地区间差距;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学位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719;F249.27;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服务业、就业概念的界定
        1.2.1 服务业
        1.2.2 服务业分类
        1.2.3 就业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研究
        1.3.4 本文研究工作以及写作思路
第二章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现状分析
    2.1 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1.1 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历史
        2.1.2 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1.3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原因
    2.2 江苏省就业人员现状和特点分析
    2.3 江苏省服务业就业基本情况分析
第三章 江苏省服务业与就业的计量分析
    3.1 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总量相关分析
    3.2 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协整分析
        3.2.1 协整分析法
        3.2.2 实证分析
    3.3 服务业与就业的Granger因果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服务业对就业吸纳的比较分析
    4.1 三次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的比较
    4.2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就业吸纳能力比较
    4.3 服务业对就业吸纳能力地区间比较
        4.3.1 面板数据模型
        4.3.2 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就业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5.1 三次产业间比较
    5.2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比较
    5.3 地区间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6.2.2 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确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6.2.3 调整服务业发展策略,缩小地区间差距
        6.2.4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建国;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改革;2002年01期

2 沈卉;余鹏;;服务业FDI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0期

3 徐松峦,甄大春,刘元海,王洪;吉林省服务业就业潜力测算[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4 赵农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年02期

5 李美云;全面小康社会与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研究[J];统计研究;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2857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57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