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高铁关键核心产品制造两化融合规划设计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2:37
  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要求,高铁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升级、智能制造应用水平提升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重点工作。文中以高铁关键核心产品制造企业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深入推进产业升级和两化融合所应遵循的方法和具体实践路径展开研究,总结了顶层规划设计和推进实施的九个步骤。首先在战略目标定位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纲领制定和生产方式策划,重点进行了制造单元规划和信息化规划设计,并通过模拟仿真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出效果分析指标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并形成改善措施和实施计划,用于指导产业升级的持续优化。相关研究成果对同行业两化融合规划设计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 2020,37(S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高铁关键核心产品制造两化融合规划设计与实践研究


图1 两化融合规划设计所应遵循的方法和实现路径

生产布局,方案


未来业务单元在生产环节涵盖的主要设施包括:机加工设备、转运及吊装工具、组装工位、半自动/自动化生产线、试验及检测设备、专用试验间、危化品仓库、原材料及半成品分拨缓存区等,如图2所示。在工业化规划生产布局方案的策划过程中,除了考虑产品工艺流向等原则之外,重点从环境条件的角度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重点考虑各类产品和生产过程对于洁净度的要求,将部件和模块类产品的生产区域布局在距离车间入口较远、周边生产洁净污染较低的区域;疲劳试验产生噪声较大,因此规划在车间内部靠墙位置并设置隔离间。

架构图,架构,生产纲领


以生产纲领、生产方式、工业化规划为输入,信息化作为管理方式、管理要求、业务流程落地的载体,在信息化的平台功能、系统接口、管理流程、数据接口、业务协同方面,做到统筹规划、平台统一、分步实施及集成试运行。此外,企业重点对围绕生产制造环节的MES、SCADA等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充分将IT技术与OT(Operation Technology:操作技术,面向生产现场和自动化控制)进行融合,实现涵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运维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如图3所示。2.7 验证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团型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马冬妍,江鸿震.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2)
[2]两化融合环境下智能工厂探索与实践[J]. 曹晓红,韩永立.  无机盐工业. 2019(05)
[3]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新型能力识别与实现方法[J]. 汪勇,田丹,张凌,吕小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6)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数字化电厂规划中的应用[J]. 何新,刘振宇.  热力发电. 2017(12)
[5]智能制造助力高铁企业提质增效[J]. 孙嘉玉,杨松.  制造业自动化. 2017(01)
[6]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J]. 金江军.  中国信息界. 2011(10)
[7]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J]. 张鸿,许心.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06)
[8]电信业转型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若干思考[J]. 余晓晖.  电信技术. 2009(01)
[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8(05)

硕士论文
[1]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过程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D]. 邓旭.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考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工业部门绩效影响研究[D]. 马婷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2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062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