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1 20:30

  本文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出处:《山西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业板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强度 公司成长性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研发活动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来源,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取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方面均不占优势,想要生存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因此,研发活动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重视。据统计资料显示,企业在我国研发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创业板的研发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强于主板和中小板。因此,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公司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在简述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2000-2013年我国整体的研发投入现状及2009-2012年创业板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整理,统计2009年、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并且分别对五个行业进行分行业检验,最后对于各行业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本文对总体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做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回归结果显示,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高于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且非线性回归方程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强于线性回归方程,说明非线性回归更能准确表达公司成长性与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公司当年度成长性与研发投入强度呈倒“U"型关系。(2)由于行业特征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公司成长的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致。机械设备业、化工行业、医药生物、电子行业的成长能力受研发投入的影响显著高于信息服务业。(3)无论行业特征如何,经营特点如何,公司成长能力均与员工素质,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4)信息服务业、化工行业、电子行业企业的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机械设备业、医药生物行业企业的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R & D activities, as a sour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key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their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o not hav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capital and scale. Therefore, as the sou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 & D activities ar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s R & D activities in the main position, and the gem R & D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are stronger than the main board and small and medium board. In this paper, the gem listed companie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R & D investment on growth,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R & D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growth related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 & D investment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3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m in 2009-2012. In 2010, the financia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gem in 2009-2012.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ression model, the impact of R & D investment on growth of gem listed companies is tested. Finally,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each industr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 in this paper, linear regression and nonlinear regression are made for the total enterprise R & D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growth.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degree of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n explain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shows that nonlinear regression can more accurately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the company and the R & D investment intensity, asset-liability ratio and other variables. The growth of the company and R & D investment intensity of the inverted "U" type relationship. 2) because of differen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business method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the company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The growth 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biology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by R & D investment.) regardless of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growth ability of the company and the quality of its employee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i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and the ratio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and the ratio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丽萍,黄惠青;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J];辽宁财专学报;2002年06期

2 纪志明;;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行业特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2006年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名[J];资本市场;2007年07期

4 胡月;;山西省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分析[J];品牌(理论版);2009年Z3期

5 陈璐娅;;关于金融板块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3期

6 鄢波;杜勇;阮敏彦;;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财务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7 徐鹏;;高管关联、母公司股权参与度与子公司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林志扬,黄速建;上市公司与企业存量资产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10期

9 黄速建;要重视上市公司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10 拂晓;;节能降耗产业的先行者——辽宁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长性分析[J];证券导刊;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军;;股利政策、公司成长性和资源配置:基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曹廷求;初建学;陈德球;;完善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自主还是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自查报告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蒋义宏;陈辉发;;年报预约披露情况研究——来自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刘仕煜;王福胜;;再探公司治理及其评价:成本收益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婷;;负债制度阈值对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章卫东;张洪辉;邹斌;孙一凡;;政府干预、大股东资产注入:支持抑或掏空[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章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沪深股市A股经验数据[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震;张鸣;;高管人员报酬与业绩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对两类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辉;龚丽;;IT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家华;首先应知所买股票公司是做什么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张媛媛 胡学文;1401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报[N];证券时报;2006年

3 华泰证券 孙立平邋郝国梅;掘金业绩高增长公司[N];证券时报;2008年

4 齐士扬;注重上市公司品质+成长性[N];证券日报;2004年

5 兴业证券 叶信才;G股公司已成市场“强势群体”[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徐效鸿;期待更多持续增长公司[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记者 言者;中小板公司盈利能力较佳 增长幅度稍逊[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刘兴龙;32家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N];中国证券报;2012年

9 记者 谷东;仅五成公司“预喜”创近年新低 行业回暖或再延后[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吴黎华 姚玉洁 杨毅沉 沈而默;带病的上市公司[N];经济参考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永新;大股东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邓建平;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与效率[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金球;公司治理溢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肖华芳;公司治理对自愿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阳浙江;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模式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9 潘鸿;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10 曾江洪;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6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66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