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战略合作决策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016)
【分类号】:F831.2;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占硕;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研究——控制权租金引发的股权转移和效率损失[J];财经研究;2005年01期
2 朱盈盈;曾勇;李平;何佳;;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景、争论及评述[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3 田厚平;刘长贤;;企业资产规模、信贷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王一江,田国强;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5 王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改善治理结构还是拓展市场业务[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6 许国平;葛蓉蓉;何兴达;;论国有银行股权转让的均衡价格——对“贱卖论”的理论回应[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7 张小茜;汪炜;史晋川;;利率市场化与信贷配给——一个基于IRR的实物期权模型[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8 陈珠明;随机市场下企业并购的时机与条件及在企业产权定价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9 齐安甜,张维;实物期权框架下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朱盈盈;李平;曾勇;何佳;;引资、引智与引制: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谷秀军;[N];金融时报;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敏;李宝会;;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观察与思考[J];安防科技;2006年02期
2 沙文兵;石涛;;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潜在风险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3 戴志敏;夏琳斌;;外资银行参股国有商业银行的价值分析——以建行IPO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例[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4 赵具安;;企业购并价值评估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朱盈盈;曾勇;李平;何佳;;Foreign Strategic Investment and China’s Financial Security[J];China Economist;2008年05期
6 高鹤;;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机制:基于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7 陈高游;赵昌文;;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并购模型[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8 于晓东;;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成效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9 王连军;;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10 李关政;彭建刚;吕志华;;经济周期、经济转型与企业系统性信用风险——基于ECT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婕;;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研究文献述评——纪念中国加入WTO 10周年[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远亮;葛鹤军;;外资股权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晓林;李平;曾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效率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刘彬;曾勇;;差异化定价与外资银行进入模式[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5 张晓军;;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最优时机研究——基于一个随机规划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麦仲山;;构建新型银企关系[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8 周建;程广林;;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机构战略联盟合作路径分析——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杨华李;;企业混合兼并时机与条件及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韦颜秋;外资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稳定性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青;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郑湘明;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并购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白承彪;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投资策略[D];复旦大学;2011年
8 朱盈盈;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丁希炜;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雷;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毛颖妮;商业银行人员型操作风险防范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孔德坤;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金永祥;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影响因素探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世尧;利益集团视角下改革的拖延与突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张冯彬;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钦翔;外资股权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秋晨;外资参股商业银行效率的计量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9 钱思延;供应链金融业务市场细分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黄文晖;邮政储蓄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云辉,骆德明;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2 曾康霖;;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3 史建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慎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4 黄树青;;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与效率:国外经验研究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5 王兆星;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喜与忧[J];银行家;2004年09期
6 郑良芳;;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几点看法[J];银行家;2005年11期
7 欧明刚;;再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J];银行家;2005年12期
8 占硕;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研究——控制权租金引发的股权转移和效率损失[J];财经研究;2005年01期
9 占硕;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就能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吗?——兼与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商榷[J];金融论坛;2005年08期
10 吴志峰;;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J];金融论坛;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祖六;[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青;对建立商业银行兼并市场必要性的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2 郑紫衡 ,万仪;95年全球银行兼并风潮析[J];国际商务研究;1997年01期
3 鲁桂华;;战略决策与价值创造: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09年12期
4 陈彩虹;世界银行兼并中包含的变数[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2期
5 黄权国,王健康;实物期权计算方法述评[J];特区经济;2005年03期
6 郦杰;刍议美国新的银行兼并合并浪潮[J];财金贸易;1996年04期
7 郑德渊,李湛;R&D项目评价的实物期权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5期
8 黎国华,黎凯;实物期权的二叉树模型应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投资决策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赵明,司春林;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与实物期权思维[J];科技导报;2002年12期
10 张庆伟;实物期权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青;张金隆;毛明松;;基于实物期权的移动服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田盈;蒲勇健;;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金戈;朱卫东;;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决策及目标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玮玮;盛巧燕;吴优;;基于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决策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王贵斌;吕云霞;肖超荣;;实物期权在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上的应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彭小兵;蒲勇健;;战略决策博弈模型及其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刘洪玉;黄霆;;房地产研究中的实物期权方法[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丹;杨淑娥;段海艳;;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的估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贺宝成;;实物期权在R&D中的应用及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丽 张广泉;强化执政能力的战略决策[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2 顾伯冲、记者 周奔;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结束[N];解放军报;2004年
3 离石区委书记 刘云晨;靠“四个发展”加快跨越崛起步伐[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4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原院长 工程院院士 孙传尧;为行业战略决策多做工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5 ;战略决策[N];信息时报;2000年
6 桂俊松;战略决策岂能随风而舞[N];中国能源报;2009年
7 李海燕 王蔚蔚;高瞻远瞩战略决策引领合肥大跨越[N];巢湖日报;2011年
8 王兴梅 冯晶;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冉荷;志高依靠战略决策发展迅猛(上)[N];中国贸易报;2004年
10 尤丽萍;民营企业应制定战略决策[N];经理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姗姗;不确定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D];浙江大学;2010年
2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肖建;风险投资对我国科技创业项目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彭若弘;实物期权波动率及价值对电信投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徐枫;风险投资决策评价中的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艾小莲;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陈金龙;实物期权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朱新财;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温晓芳;实物期权在半导体产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丁淑娟;实物期权视角下外资银行进入时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昕;实物期权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王小柳;在投资项目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实物期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丁园;实物期权在供应链投资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颉超;基于实物期权的电网项目经济性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陈率;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炭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孙淑萍;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官琳琳;多种资产的实物期权问题[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薛静娴;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小亮;基于实物期权和联合投资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舒;基于组合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投资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9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9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