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国外学者在后危机时代关于金融创新“悖论”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9-06-02 11:33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所取得的规模是惊人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创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部分学者开始讨论其对金融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创新在生产力、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最新的观点,论证其悖论的含义及体现。然后,从金融产品、系统风险、金融立法与完善市场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对金融创新监督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对于化解金融创新"悖论"的观点和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scal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been amazing, and the impact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risks has exceeded people's imagination.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has made financial innovation questioned by people. Some scholars began to discuss its impact and impact on finance and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latest viewpoints of foreign scholars on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four aspects: productivity, 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risk and transaction cost, and demonstrates the meaning and embodiment of its paradox. Then, from four aspects: financial products, system risks, financial legisl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marke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curren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views on th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resolving the paradox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宝玲;;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2 季潇然;;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英文)[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3 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1年06期

4 蔡熙华;;对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1年07期

5 朱巍;;浅议金融风险的种类及其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6 李雪;李彦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7 陈凯;;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8 李阳;;浅谈金融工程学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9 陈晓霞;;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刍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10 黄琼;;新金融动荡下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再思考[J];财会研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晓;梁世杰;;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尧庭;;如何选择度量金融风险的指标[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李坚;;信托行业金融风险的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刘笃辉;;基层行社金融风险现状及化解策略[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康平东;;试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6 张德红;;试论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7 康平东;;试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8 张顼;;环境因素对金融风险影响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9 江抒琳;邢世和;王玉印;;土地抵押与金融风险[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范英;;度量金融风险的VaR方法及其在我国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乐嘉春博士;关注五大金融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海涛;着力化解农村金融风险[N];农民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孙嘉 记者 郁正筠;防控金融风险 支持经济发展[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国家信息中心 张茉楠;2011:金融风险是否移至亚洲[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安邦集团研究员 李浩;应警惕高铁建设金融风险[N];国际商报;2011年

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刘明礼;警惕欧洲金融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7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徐猛挺 吴培维;奉化建起企业金融风险防处机制[N];宁波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庆国;建立金融风险观察员制度势在必行[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张旭东 李柯勇;严防新的金融风险点[N];中国工业报;2004年

10 通讯员 奚洁;金融创新产品吸引众多客户[N];上海金融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海斌;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模式与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丁茗;金融监管制度博弈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彬;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及化解思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李波;金融风险转嫁与资产证券化风险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志超;中国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D];新疆大学;2002年

5 杨颖;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政策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邱卓;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苏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何春联;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刘玉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捷;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1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91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