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宗怡;李玉海;;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传染”风险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阳松;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机制与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有鹏,晏宗新,周闽军;中国银行业管制效率:评价原则与检验[J];财贸研究;2005年05期
2 阎庆民;中国银行业监管效率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强盛;刘洪波;;基于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李宗怡;;资产价格波动周期与信贷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8期
3 何妍玺;;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研究——以MFS的相关视角谈危机与规则[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4 张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J];新视野;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王松奇;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与金融稳定的着眼点[N];金融时报;2010年
2 CBN记者 石仁坪;提高政策精准度[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 曹理达 周慧兰;全球变局与中国转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本报编委 杨燕青;宏观审慎:政策制定者的“新魔方”[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关;银监会重提链式风险[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鲁非;金融市场风险的尾部估计和极值度量[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立华;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金融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潘昊;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张娜娜;我国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的度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庄达;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及信贷波动效应的检验[D];复旦大学;2012年
4 廖继敏;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与测试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管培丽;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金梅;资产证券化风险机制的理论与现实[D];山东大学;2011年
7 何进成;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7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