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体下货币政策框架的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22.0
【图文】:
使BP和IS曲线进一步右移,直到经济达到一个新的内外均衡为止,如图点所示。综上所述,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前提下,浮动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是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同上一种情况相比,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效果还得显著的放大。
2.浮动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如图2一2,该国经济首先在A点实现均衡。该国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并与IS交于B点,虽然B点是内部均衡点,但是B点位于BP曲线右侧,这说明由于收入增加和利率下降引起了国际收支逆差,而这又加速了本币汇率贬值,使BP和IS曲线进一步右移,直到经济达到一个新的内外均衡为止,如图中C点所示。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强;虞文美;;基于国际经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张曦;谢云山;;从预期角度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J];企业研究;2010年08期
3 钟正生;梁珊珊;吴凌凌;;我国应建立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4 任辉;;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发展的新趋势[J];华北金融;2005年02期
6 刘程;涂红;;从固定汇率锚退出后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J];中国货币市场;2009年02期
7 牛筱颖;;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与实践述评[J];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8 章和杰;杨灵琴;;浅析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设计[J];北方经济;2008年19期
9 许云婷;陈立新;;通货膨胀和我国货币政策取向[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9期
10 严娟;;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继志;;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评析[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婕;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N];金融时报;2011年
2 宋立;货币政策应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N];国际金融报;2003年
3 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吴培新;现行货币政策框架难以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宋焱;周小川:目前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6年
5 万磊;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适于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杨媛玫;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N];金融时报;2007年
7 丁志杰 张曙东;通胀目标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新宠[N];金融时报;2005年
8 马德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易宪容;通货膨胀威胁中国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宋焱;中国当前是否需要通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曼君;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5 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苏h椒
本文编号:272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2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