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缺陷、银行行为与市场风险监管效率
本文关键词:制度缺陷、银行行为与市场风险监管效率
【摘要】:银行监管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会扭曲银行行为,从而对监管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利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指数数据分析巴塞尔协议内部模型法对市场风险的监管效果,结果发现:存在设计缺陷的附加因子不能产生促使银行提高内部模型准确性的预期作用,银行基于自身利益会选择风险管理效率低下的内部模型,最终导致市场风险监管失效。通过对附加因子构建方式进行修正,可以有效缓解市场风险监管低效问题,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 制度设计 银行行为 市场风险 监管效率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JJ-2013-328)的资助
【分类号】:F832.5;F224;F83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Banking Supervision,下文简称BCBS)将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Va R)引入资本监管框架之后,基于Va R的内部模型法成为大型金融机构日常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1。美国、加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素红,张世英,宋军;基于GARCH模型和SV模型的VaR比较[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魏宇;;股票市场的极值风险测度及后验分析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宋逢明,杜莘;关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的再思考[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4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5 王鹏;鹿新华;魏宇;王鸿;;中国金属期货市场的风险度量及其Backtesting分析[J];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耀武;周孝华;姜婷;;基于EVT-POT-SVt模型的风险度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楠;混业经营——中国金融的未来之路[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3 梁薇薇;刘广伟;;特许权价值、股权融资与宏观审慎管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李亚敏;;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内外均衡[J];财经科学;2012年01期
5 陈建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与化解[J];财会通讯;2009年02期
6 彭建刚;吕志华;;论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7 韩铁林;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及对策[J];财贸经济;2003年03期
8 高岳;朱宪辰;;基于极值理论的沪综指尾部风险度量[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9 赵璐;中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战略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连三;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具体步骤和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益祥;肖璨;;基于GARCH风险价值的GMDH估计[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田素华;舒逸;;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与我国银行的选择[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3 杜红军;王宗军;;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与分配[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王泽锋;史代敏;;基于DIC准则的ASV模型和SV模型的实证比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5 贾知青;庄菁;;Copula在基于M-CVaR的单期和多期投资模型中的应用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6 方毅;张屹山;;CVaR与VaR应用在RAPM进行基金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7 朱喜安;马兴祥;;基于带解释变量杠杆SV模型上证指数收益率周内效应及特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彭伟;;基于时变条件Johnson Su密度的VaR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9 邓张伟;;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法律问题[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10 杜红军;王宗军;;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与分配[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娟;中国开放式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度量[D];东华大学;2011年
2 许林;基于分形市场理论的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及其风险测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之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风险防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与度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彭选华;金融风险价值量化分析的模型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1年
6 耿国靖;中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薛峰;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关玉;中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国言;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邢桂君;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华;基于SV模型的我国股市波动性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章茜;基于MC-GARCH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风险的VaR测度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红丽;基于状态转移的股指期货波动时变组合预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房磊;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实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忠义;中国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姜雨含;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影响及其协整性检验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白洁;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明U,
本文编号:88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8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