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人民币贬值预期下的“通缩效应”与中美贸易余额

发布时间:2020-06-05 02:55
【摘要】: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将参考前一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和为维持人民币在过去24小时内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不变而需要的人民币兑美元变动幅度两个因素。此后市场形成了持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且存在预期的自我实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IFS数据显示:2014年初至2016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共计贬值13.40%。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一国货币贬值将促进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从而增加本国贸易余额。然而,在人民币持续贬值期间,中美贸易余额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现实与理论产生了不一致。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余额的真实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传统经济理论下汇率的传导机制,引入汇率预期及其导致的进出口商贸易行为,提出并验证了“通缩效应”的概念。首先,本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从逻辑层面推导汇率贬值预期对贸易余额产生的影响,用“通缩效应”解释当人民币汇率存在持续贬值预期时,中美贸易余额不升反降这一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数理机制。其次,本文建立计量模型,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的数据,采用ARDL模型等实证方法,分别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以及汇率及其贬值预期对中美贸易余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实证检验的结论是:(1)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出口商品的价格传递效应较为显著,人民币贬值促进本国出口从而增加本国贸易余额的基础存在;(2)人民币贬值并未促进中美贸易余额增加,也不存在“先抑制后改善”的J曲线效应。相反,人民币贬值对中美贸易余额有抑制作用;(3)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存在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美国进口商推迟进口中国的出口商品,即人民币贬值预期对贸易余额存在即期的抑制作用,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通缩效应”概念。本文的政策启示是:(1)央行应加强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预期的存在会对贸易余额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通过出口端影响贸易余额。央行有必要防止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过高,避免本文阐述的“通缩效应”持续产生影响。(2)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应该进一步市场化和自由化。政府应该减少对汇率的干预以避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扭曲,自由浮动是更适配大型开放经济体的汇率形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6;F752;F7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前进;卢庆杰;;汇率价格传递、需求价格弹性和中国的贸易收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李艳丽;彭红枫;;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考虑预期与结构变化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4年10期

3 苏海峰;陈浪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时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半参数函数化系数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2期

4 陆前进;李治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分解和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修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5 梁立俊;游桂芬;;汇率变动与贸易余额——基于政策干预和预期因素的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6 王宗海;于玲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7 黄基伟;于中鑫;;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3期

8 李停;;人民币汇率与美中贸易逆差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年至2009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晋阳学刊;2010年05期

9 范卫青;;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理论的发展[J];中国货币市场;2010年07期

10 吴志明;郭予锴;;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J];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697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697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