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节能减排 经济发展 协调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对全人类的贡献,影响的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而对于各国各地政府来说,更现实的突出问题则来自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废"排放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意味着在减少投入以及较少的负面产出前提下实现有效率、绿色环保甚至是创新的市场供给,这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内在要求高度一致。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应照顾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切所在,应妥善处理资源型省区节能减排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与各省区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尽快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Abstract]: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s the human contribution, influence is the future of human society. And for the government all over the world, more prominent problems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how to better solve the "three wastes" emissions problem, how to better protect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mea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output and less investment premise to achieve efficient, green and even innovative market supp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our country is highly consistent. In the promotion of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are concerned, should be properl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provinces and economic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dex match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province stage, coordinated with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I realiz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与实践”(SKGJCX2014-2016)、“垄断产业深化改革研究”(SKGJCX2013-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沙;;节能减排话严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07期
2 陈谦;;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J];环境经济;2007年04期
3 姜妮;;“两会”代表委员 “把脉”节能减排[J];环境经济;2007年04期
4 ;“节能减排 责任与竞争力论坛”在京召开[J];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5 任明;;节能减排话“严肃”[J];广西电业;2007年03期
6 王择;;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J];节能;2007年05期
7 ;十项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7年05期
8 温家宝;;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J];冶金动力;2007年03期
9 ;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加快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J];安徽科技;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祥左;;对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出台[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暨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世良;付登科;童颖;;农村节能减排势在必行[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王金芳;;关于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7 寇刘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8 赵浩敏;;“硬约束”为节能减排护航[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樊景星;;节能减排是表面工程企业的社会责任[A];北京电镀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汲传排;深挖潜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瑞杰;节能减排不可“孤军奋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记者 王庆华;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N];赤峰日报;2007年
4 徐琦;节能减排决心目标和责任不变[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查玮;大型国企应做节能减排表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转变发展思路 推进节能减排[N];长江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朝登;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铁的纪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易家言;将节能减排培育成利润增长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柳祖林;节能减排,,不能只是上边热[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记者 王鑫;全面安排部署节能减排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5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褚义景;面向R-I-P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飞;“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节能减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林双;成都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沈霁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高晓光;山东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吕林;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节能减排效率评价与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战百仁;节能减排政府经济手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方沛;促进青岛市节能减排的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张雪梅;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志峰;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成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4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3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