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设若干思考
田治安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要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增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要突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现代农业
一、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十二五”时期加快新农村建设更加迫切。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央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如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三农”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这样的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失败的。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
(三)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我们工作中的最大短板。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明确把握职责,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这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的一贯要求。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我们要更加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要慎言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央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非常慎重。实际上,中央从来没有提“政府应该在新农村建设发挥主导作用”。提得最多的是“引导”和“支持”。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的落实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政府创造条件,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支持农民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三、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增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工作的系统协调作用。
(二)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二是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四、突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规模农业。要积极推进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要始终坚持稳妥原则,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坚持“三不”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要牢固树立“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就是支持农民”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农民合作组织的规模和实力。增强农民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
本文编号:17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