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7:07
【摘要】:本研究利用结合了产品差别化模型,要素禀赋模型及新技术贸易模型的分析模型对国际服务贸易模式明确地推究,从而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目的进行研究的。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以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动态地分析结果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和比较优势持续地增加,但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仍是保持在高的位置上。第二,利用“广义引力模型(generalized gravity model)"对服务贸易模式的特征的分析结果为出现服务贸易垄断性竞争的企业层面的符合产品差别化模型的贸易模式。并且,考虑贸易伙伴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模型中,随着贸易伙伴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出现相反的贸易模式。第三,以考虑技术要素的Krugman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技术差距对国际服务贸易模式影响效应的分析结果为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运输,旅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中贸易伙伴国间的技术差距变大的,明显出现两国间的双边贸易额减少的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第四,互联网扩散的贸易增大效应和进口代替效应的分析结果为旅行,其他商业服务,运输,特许使用费和许可费,金融服务及建筑服务行业中互联网使用水平增加的话,两国间的输出入都有增加的贸易促进效应出现。相反,保险服务,通信服务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行业中互联网使用水平变高的话,本国的出口增加或都进口大幅度减少的进口替代效应出现。第五,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的影响效应的分析结果为货物贸易中发展中国家贸易出现获得自由化的利益的贸易模式。然而,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出现获得贸易自由化的利益的贸易模式。第六,经济自由度对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的影响效应的分析结果为贸易伙伴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话,虽然经济自由度的增加使交易当事国都获得利益,但有市场规模差别的情况,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出现获得更多利益的贸易模式。结论为国际服务贸易模式明显地出现贸易伙伴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服务贸易行业的差异。因此,为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建立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各服务贸易行业的特征和贸易伙伴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46.18;F224
本文编号:2729027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46.18;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危旭芳,郑志国;服务贸易对我国GDP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2 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3 曹考;如何应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J];当代经济;2003年05期
4 张南;从服务产品的特性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1996年04期
5 张汉林;世贸组织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10期
6 郑兴无;聚焦在市场准入——WTO航空运输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及特点[J];国际贸易;2001年08期
7 江小涓;中国作为FDI东道国的国际地位:比较与展望[J];管理世界;2003年01期
8 戴枫;;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9 张蕴如;;日、韩两国服务业发展特征比较[J];经济管理;2002年15期
10 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韩岳峰;美国服务贸易模式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静;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9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2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