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
发布时间:2021-09-11 17:51
代际收入流动性(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指子代在收入分布中所处地位相对于父代的变动情况。适度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公平和效率方面的双重意义。一方面,作为收入分配动态格局和机会均等程度的反映,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以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增长方式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将有望带来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较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利于减少家庭背景对贫困儿童实现其自身潜力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资源的匹配效率,同时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和提高对自身及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效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急迫任务,收入差距扩大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稳定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通过高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帮助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将通过改善收入分配的动态格局而缓解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子代的重视,以及...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与框架
3.2.3实证结果1.基本结果图3.1汇报了运用(3一l)式针对不同年份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从1988年到2005年,我国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明显趋势8。000·55厂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卜一一一一— ---。。.45产一戈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下一 一。。‘4。盯一一灭一一一一一一一)尸断一 一。。’35卜一一一灰一一一一奋了~一一一 一。。3。口一一一一汉甲万牙/一一一一一一 一。。‘25产-se一-一一、弓言一一-一— —。。‘,。盯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000.15一 一 11198819952002200555图3.1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的时间趋势(总体)为了更加明确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上述趋势的内部结构,我们以城乡各年样本的父代收入中位数为标准,针对父代收入划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图3.2)。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1988年时基本没有差别,但是这一情况在1995之后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2002年之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更加明确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上述趋势的内部结构,我们以城乡各年样本的父代收入中位数为标准,针对父代收入划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图3.2)。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1988年时基本没有差别,但是这一情况在1995之后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2002年之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2005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低收入阶层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育保险、女性就业与儿童照料——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分析[J]. 陈琳. 经济学家. 2011(07)
[2]机会不等与收入不均:城乡家庭收入的代际流动[J]. 韩军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基于面板数据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J]. 韩军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4)
[4]社会变迁与职业代际流动差异:社会分层的视角[J]. 李晚莲. 求索. 2010(06)
[5]土地供应量、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住宅价格水平——基于Tiebout效应的一项扩展研究[J]. 邵挺,袁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2010(03)
[6]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J]. 方鸣,应瑞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7]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J]. 杨瑞龙,王宇锋,刘和旺. 经济学(季刊). 2010(03)
[8]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郭丛斌,闵维方. 教育研究. 2009(10)
[9]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 赵剑治,陆铭. 经济学(季刊). 2010(01)
[10]自助多水平统计模型在代际收入流动研究中的应用[J]. 韩军辉. 兰州学刊. 2009(09)
本文编号:3393446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与框架
3.2.3实证结果1.基本结果图3.1汇报了运用(3一l)式针对不同年份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从1988年到2005年,我国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明显趋势8。000·55厂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卜一一一一— ---。。.45产一戈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下一 一。。‘4。盯一一灭一一一一一一一)尸断一 一。。’35卜一一一灰一一一一奋了~一一一 一。。3。口一一一一汉甲万牙/一一一一一一 一。。‘25产-se一-一一、弓言一一-一— —。。‘,。盯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000.15一 一 11198819952002200555图3.1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的时间趋势(总体)为了更加明确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上述趋势的内部结构,我们以城乡各年样本的父代收入中位数为标准,针对父代收入划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图3.2)。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1988年时基本没有差别,但是这一情况在1995之后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2002年之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更加明确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上述趋势的内部结构,我们以城乡各年样本的父代收入中位数为标准,针对父代收入划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图3.2)。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1988年时基本没有差别,但是这一情况在1995之后发生了明显变化: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弹性在2002年之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2005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低收入阶层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育保险、女性就业与儿童照料——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分析[J]. 陈琳. 经济学家. 2011(07)
[2]机会不等与收入不均:城乡家庭收入的代际流动[J]. 韩军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基于面板数据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J]. 韩军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4)
[4]社会变迁与职业代际流动差异:社会分层的视角[J]. 李晚莲. 求索. 2010(06)
[5]土地供应量、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住宅价格水平——基于Tiebout效应的一项扩展研究[J]. 邵挺,袁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2010(03)
[6]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J]. 方鸣,应瑞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7]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J]. 杨瑞龙,王宇锋,刘和旺. 经济学(季刊). 2010(03)
[8]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郭丛斌,闵维方. 教育研究. 2009(10)
[9]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 赵剑治,陆铭. 经济学(季刊). 2010(01)
[10]自助多水平统计模型在代际收入流动研究中的应用[J]. 韩军辉. 兰州学刊. 2009(09)
本文编号:339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39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