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0:01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独有现象,指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人为地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导致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局面。股权分置格局下,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均存在严重的缺陷,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29日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正式启动,2006年10月10日,中国石化股改完成后复牌,标志着中国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股票全流通,但是为了稳定股票市场的供给关系,避免股价的大幅度波动,对部分非流通股规定了限售期(锁定期),限制了其在股改后一段时期内的流通能力。因此,从上市公司股改结束到真正实现全流通尚需几年的时间,而这段时期则被称之为后股权分置时期。国内关于股权分置时期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全流通时期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针对后股权分置时期这一承前启后阶段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充足。因此,本文选取后股权分置时期为研究区间,深入分析后股权分置时期我国上市公...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2.1 股权分置研究与实践的归纳
2.2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2.3 公司技术效率相关文献的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框架与假设的提出
3.2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测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管理层激励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债务融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7.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回归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与创新点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科技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关系——与传统企业的比较研究[J]. 冯延超. 科学学研究. 2010(08)
[2]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 郝云宏,周翼翔.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3]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J]. 黄静,屠梅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04)
[4]董事会规模、内生性与公司绩效研究[J]. 宋增基,卢溢洪,张宗益. 管理学报. 2009(02)
[5]论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结构优化及其公司治理的改进[J]. 胡玉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6]董事会制度安排、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J]. 魏锋,薛飞. 管理学报. 2008(06)
[7]基于公司绩效的股权分置改革效率实证研究[J]. 任广乾. 证券市场导报. 2008(10)
[8]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J]. 张传明. 经济问题. 2008(09)
[9]不同高管报酬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检验[J]. 李燕萍,孙红. 经济管理. 2008(18)
[10]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再考量:内生化视角——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骆振心,杜亚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9)
本文编号:339402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2.1 股权分置研究与实践的归纳
2.2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2.3 公司技术效率相关文献的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框架与假设的提出
3.2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测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管理层激励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债务融资与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7.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回归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与创新点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科技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关系——与传统企业的比较研究[J]. 冯延超. 科学学研究. 2010(08)
[2]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 郝云宏,周翼翔.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3]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J]. 黄静,屠梅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04)
[4]董事会规模、内生性与公司绩效研究[J]. 宋增基,卢溢洪,张宗益. 管理学报. 2009(02)
[5]论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结构优化及其公司治理的改进[J]. 胡玉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6]董事会制度安排、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J]. 魏锋,薛飞. 管理学报. 2008(06)
[7]基于公司绩效的股权分置改革效率实证研究[J]. 任广乾. 证券市场导报. 2008(10)
[8]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J]. 张传明. 经济问题. 2008(09)
[9]不同高管报酬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检验[J]. 李燕萍,孙红. 经济管理. 2008(18)
[10]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再考量:内生化视角——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骆振心,杜亚斌.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9)
本文编号:3394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39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