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安全底线——商业银行介入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法律界限研究
本文选题:系统性风险 + 法律限度 ; 参考:《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摘要】: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破传统的存贷业务,开始经营理财产品等投资银行业务。而相关商业银行法规仍然建立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对混业经营创新业务的风险防范明显不足。为了保障储蓄业务的安全,必须解决在混业经营中商业银行究竟"从事哪些业务才是安全的,不能从事哪些高风险银行业务"的问题。次贷危机之后,西方纷纷推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核心思想正是加强对商业银行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目前中国银行介入投资银行业务处于缺乏法律规范的发展状态,应当吸取"结构性改革"的有益经验,划定商业银行应当禁止从事的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明确法律界限的"双重维度",防范系统性风险。
[Abstract]: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ingly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deposit and loan business and start operating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such a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 The relevant commercial bank regulations are still based on separate supervision, and the risk prevention of mixed business innovation busines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savings business,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ich business is safe and which high risk bank can not be engaged in in the mixed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core idea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measures put forward by the West i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high-risk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t present, the Bank of China's intervention in the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is in a state of development lacking legal norms. It should draw on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structural reform" and delimit the scope of the high-risk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that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prohibit from engaging in. Clear the legal boundaries of the "dual dimensions", to guard against systemic risks.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3JZD012)
【分类号】:F8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世锦;余斌;陈昌盛;;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J];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02期
2 井华;王南海;;巴曙松谈金融热点问题[J];国际融资;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海冰;;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的金砖国家合作[J];国际展望;2014年05期
2 白永秀;吴航;;2015年世界经济走势及应对之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3 许正中;杜宏巍;;世界格局变迁中的战略主动权之争——新常态下,如何善用巧实力?[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06期
4 李春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税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金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张敏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3 王珏;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防范和监管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对《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的思考[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2 乔伟;增进共识 积极行动 开创两岸商业银行业务合作的崭新格局──在第七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J];新金融;2001年12期
3 杨东平;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质量的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2年11期
4 ;英国邮政发展银行业务的重要措施[J];邮政研究;2002年01期
5 李素满;英国邮政获准继续经营银行业务[J];邮政研究;2002年03期
6 邵宏伟 ,李顺明;建行甘肃省分行举办银行业务知识暨技能大赛[J];西部论丛;2004年06期
7 赵江涛 ,董会峰 ,杨云高;台湾券商“登陆”着眼投资银行业务[J];台声;2005年05期
8 金鹄;银行业务嫁接文化好处多[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1期
9 崔建鑫,公维国;银行业务中个人隐私权的保护[J];济南金融;2005年02期
10 方群;;“家加e”银行业务设计方案[J];信息网络;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建设银行武汉市分行课题组;陈汉华;;“复关”后建设银行业务向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2 ;世界银行业务导则之少数民族(节选)[A];共识(2010秋刊04)[C];2010年
3 刘金生;于勤藻;;试论金融服务的现状及改进方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钟胤卞;;银行业务外包:为印刷行业带来新商机[A];中国印刷业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浦增平;;谈传统商业银行与现代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及其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建设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课题组;李敏新;;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圣娟;芬兰邮政计划外购 50家局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2 陈军朝 农行河北分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积聚法治正能量 服务银行业务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刘桂平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抓住金改契机 实现银行业务新突破[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记者 杨洋;资管时代:银行业务面临进一步调整[N];金融时报;2013年
5 陈超;花旗欲以收购提升消费银行业务[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尚晓阳;平安集团整合银行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王丽娜;三大主业均衡发展 平安保险多渠道蓄势银行业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国家开发银行昆明分行 马欣 赵铨/文;投资银行业务亟待拓展[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邓耿;怎样办理银行业务不心烦[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邱燕娜;阿里巴巴银行业务:看起来很美但难过牌照关[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童舒;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璇;建设银行宁夏分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玉菲;银行业务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徐明;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结构优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芦智龙;聚兴诚银行业务变迁研究(1937-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5 邓小勇;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王娟;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冲突的法律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珏;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丁武民;我国综合性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吕宁;银行业务信息安全策略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10 李强;建行南大街支行投资银行业务拓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1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4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