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国宏观杠杆率的演进特点、部门轮动与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1-12-17 11:58
  防范化解以高宏观杠杆率为特点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宏观杠杆率的演进具有近10年来快速攀升、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广义银行信贷增速过快等特点。未来中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逻辑可能呈现出杠杆率在部门之间的轮动;在扳机性因素驱动下,企业、地方政府与居民部门被动去杠杆引爆银行业危机,最终迫使中央政府不得不显著加杠杆;加税与通胀预期导致大规模资本外流、国内利率上升,从而引发新一轮被动去杠杆行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为避免杠杆率轮动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我们提出了弱化扳机性因素、限制居民杠杆率上升、三管齐下应对银行不良资产浪潮、中央政府提前主动买单、避免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上海金融.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宏观杠杆率的演进特点、部门轮动与应对之策


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变动

新兴市场国家,杠杆,百分点


通过比较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的宏观杠杆率(图2),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事实:第一,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杠杆率均出现了快速上升,但中国杠杆率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2008年底至2018年底,中国宏观杠杆率累计上升了112个百分点,而新兴市场国家宏观杠杆率累计上升了76个百分点;第二,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宏观杠杆率要比新兴市场国家高出7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企业部门杠杆率(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比新兴市场国家高出57个百分点)2。数据来源:BIS。

杠杆,发达国家,部门,政府部门


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整体的宏观杠杆率(图3),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事实:第一,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而发达国家宏观杠杆率大致不变,以至于截至2018年底,中国宏观杠杆率已经非常接近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第二,虽然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宏观杠杆率总体水平相当接近,但两者的部门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远高于家庭部门与政府部门杠杆率,而发达国家三个部门的杠杆率更加接近,且政府部门杠杆率相对最高。数据来源:BI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行部门杠杆率:现状与隐忧[J]. 刘瑶,张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19(03)
[2]从“通道”到“同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历程、潜在风险与发展方向[J]. 王喆,张明,刘士达.  国际经济评论. 2017(04)
[3]杠杆率结构、水平和金融稳定--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经验[J]. 纪敏,严宝玉,李宏瑾.  金融研究. 2017(02)
[4]我国企业债务的结构性问题[J]. 钟宁桦,刘志阔,何嘉鑫,苏楚林.  经济研究. 2016(07)
[5]中国的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J]. 马建堂,董小君,时红秀,徐杰,马小芳.  财贸经济. 2016(01)
[6]中国企业债对GDP比的动态路径[J]. 陆婷,余永定.  世界经济. 2015(05)
[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本文编号:3540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540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