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高收益高风险性的行业,必须加强政府对其的监管。我国建立了集中型的证券监管体制,但在监管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很多,造成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危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根据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传导机制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最终是反映在监管目标上的,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检验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反映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本文运用计量模型检验了股票市场上的信息有效性来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在微观方面的实现程度。如果政府监管是有效的,那么证券市场在监管状态下就会消除市场失灵,股票市场上的信息就会存在有效性,反之,如果股票市场是非信息有效的,那么就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在监管效率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自律监管效率缺失等问题,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在对国外三种监管模式的介绍中吸取国外证券监管体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改善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证监会的独立性,增强自律监管;完善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完善监管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文章从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出发,分析了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证券监管效率的改革措施,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证券监管 效率 监管体制 改革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5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选题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外文献综述9-10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0-11
- 1.2.3 小结11-12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4-15
- 2 证券市场监管理论概述15-23
- 2.1 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理论15-18
- 2.1.1 公共利益论15-16
- 2.1.2 俘获论16
- 2.1.3 监管经济学理论16-17
- 2.1.4 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17-18
- 2.2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及原则18-19
- 2.2.1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18
- 2.2.2 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18-19
- 2.3 进行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因19-21
- 2.3.1 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证券市场监管19-20
- 2.3.2 证券市场的高效发展需要证券市场监管20-21
- 2.4 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传导机制21-23
- 3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历程23-26
- 3.1 无实体监管部门阶段(1981-1985)23
- 3.2 多部门分散监管阶段(1986-1992.10)23-24
- 3.3 向集中监管体制过渡阶段(1992.10-1998.6)24-25
- 3.4 集中型监管体制定型阶段(1998.6-至今)25-26
- 4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实证检验26-33
- 4.1 理论前提与实证方法26-29
- 4.1.1 理论前提26-27
- 4.1.2 实证方法27-29
- 4.2 样本选取29
- 4.3 实证检验29-30
- 4.4 实证结果分析30-33
- 4.4.1 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30-31
- 4.4.2 监管框架存在缺陷,自律监管不能有效发挥31
- 4.4.3 司法补偿没有在监管中发挥充分的作用31-32
- 4.4.4 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的实践性不足32-33
- 5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分析及发展33-37
- 5.1 集中型的证券监管体制33-34
- 5.2 自律型的证券监管体制34-35
- 5.3 中间型的证券监管体制35
- 5.4 证券监管体制综述35-37
- 6 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改革措施37-44
- 6.1 改善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7-38
- 6.2 强化证监会的独立执法,加强自律组织监管38-39
- 6.3 在行政监管的同时辅以司法监管形式39-40
- 6.4 完善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40-41
- 6.4.1 完善监管者的激励机制40-41
- 6.4.2 完善监管者的约束机制41
- 6.5 完善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41-44
- 6.5.1 从监管者角度完善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措施41-42
- 6.5.2 从投资者维权角度完善投资者利益的保护42-43
- 6.5.3 发挥公众媒体力量保护投资者利益43-44
- 7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瑾,林玲,江涌;走向一体化的欧洲证券市场[J];管理现代化;2000年04期
2 曾伟荣;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若干意见[J];南方经济;2000年06期
3 高健 ,高玫;企业资产重组与证券市场[J];企业经济;2000年09期
4 ;进一步发挥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J];物资流通研究;2000年01期
5 曾昭武;融资渠道开放与证券市场发展论纲[J];学术研究;2000年11期
6 庄穆;认真贯彻实施《证券法》 开创证券市场光辉未来——纪念《证券法》实施一周年[J];中国金融;2000年08期
7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研究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06期
8 ;证券市场去年股票筹资941亿元[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9 司登殿,王映霞;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管理创新[J];发展论坛;2000年02期
10 方加春;新经济与证券市场──主持人的话[J];东南学术;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龙骐;;深圳证券市场形成背景和发展主线研究[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明;;中西证券市场比较研究[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张维;;社会计算与证券市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4 张维;;证券市场社会计算理论与技术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5 王维坚;王仕卿;;走出国门向宏观延伸,拓宽视野正确认识证券市场[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6 杜莉;;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7 应群;王亮;;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构、平衡和监管[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8 曹龙骐;李辛白;;深圳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背景考辩[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9 龙柯宇;;我国证券市场道德风险及其法律治理研究[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黄飞雪;周东清;;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证券市场走势预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西庆;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周毅(作者系广西社科院证券与投资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加快发展我区证券市场[N];广西日报;2001年
3 高西庆;证券市场发展和监管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N];经济日报;2002年
4 黄复兴;中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制度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李维雄;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N];吉林日报;2002年
6 武志;证券市场功能与政府监管目的[N];金融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夏丽华;不枉不纵 健全证券市场净化机制[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记者 李侠;证券市场正走向真正转折[N];金融时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俊海;投资信心取决于证券市场法制基础[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山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张勇博;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思考[N];证券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磊行;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王宁;信息及其扩散对证券市场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4年
3 唐黎军;证券市场个体投资策略与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戴宪生;中国农业与证券市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穆耀;证券市场与交易费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赵强;我国证券市场综合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宋夏;证券市场与产业组织完化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陈建青;关于证券市场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9 吴成颂;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D];河海大学;2005年
10 陈梦根;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制度变迁[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川;证券市场危机预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杨平;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TA XUAN TUNG;中国与越南证券市场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娄雪冰;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戴蕴乐;优先股引入中国的作用和政策建议[D];复旦大学;2014年
6 朱慧;证券市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张杨;内幕交易犯罪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李航;证券市场简单技术分析规则有效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9 尹欣;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之小股东利益保护[D];南京大学;2014年
10 杨思慧;我国证券市场IPO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55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55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