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凝土强度随机性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模拟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凝土强度随机性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模拟 出处:《硅酸盐通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强度随机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模拟方法。该方法定义混凝土抗拉强度满足正态分布,加载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单元的实时拉应力与预先定义的抗拉强度进行比较,确定混凝土是否开裂及裂缝开展情况。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之后通过模型试验对其在裂缝高度识别方面的应用进行有效性验证。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基于混凝土强度随机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模拟方法是可行的且其用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高度识别是有效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crack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based on the randomness of concrete strength is proposed, which define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meets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loading, the real time tensile stress of concrete element is compared with the predefined tensile strength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ncrete cracking and crack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crete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n the validity of its application in fracture height identification is verified by model test.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odel test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simulate the crack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based on the randomness of concrete strength and it is effective to identify the crack heigh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008148) 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LJQ2013037)
【分类号】:TU375.1
【正文快照】: 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其抗拉强度低,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当局部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开裂现象。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后,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据统计我国1999年一年内因混凝土结构开裂以及各种腐蚀造成结构的失效破坏损失约为1800~3600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远,周珉,邓安福;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工作特性数值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2 张庆霞;优化钢筋混凝土梁高取值[J];中国勘察设计;2004年05期
3 周泽平;王明洋;冯淑芳;钱七虎;;钢筋混凝土梁在低速冲击下的变形与破坏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5期
4 何奕南;;钢筋混凝土梁系列实验的系统化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2期
5 黄颖;张百胜;;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6 黄毅;;钢筋混凝土梁设计问题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16期
7 向强;刘彤;王汝恒;;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8 李紫东;;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和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12期
9 张毛心,尚守平,吴方伯;钢筋混凝土梁腹部梭形裂缝机理探讨与设计施工建议[J];建筑结构;2000年10期
10 余琼,胡克旭;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几种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结构工程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祖东;师忠杰;;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炎圣;陆新征;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梁落锤实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邱兆国;梁力;张凤鹏;;含多类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载荷影响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4 任晓丹;;基于损伤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破坏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冯淑芳;陈灿寿;王明洋;;低速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多阶段离散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谢靖中;李国强;江欢成;王国俭;;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均质材料本构等效[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7 刘军;王克信;郁时炼;彭维斌;;钢板—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对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8 阎西康;陈晓;陈培;;海水腐蚀下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9 马淑娜;刘新宇;马林建;张晓;;常规武器在土中二次爆炸后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分析[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刘卫东;郑七振;;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对比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宏;浅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N];晋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明;基于现场暴露试验与室内耐久性试验之间相关性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李可;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赵亚平;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诊断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刘永光;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计算模式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诊断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平;配置HRB500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磊;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徐福泉;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静载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孟一;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范国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可新;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浩;海洋环境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受火性能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鑫;含初始小裂纹钢筋混凝土梁抗爆加固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們;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托柱转换结构节点承载性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5 张梦光;持续荷载与锈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郁董凯;基于声发射和BP神经网络的钢筋混凝土梁损伤演化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7 刘茂军;钢筋混凝土梁受载过程的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韩军;不同屈服点钢筋混凝土梁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吝红育;分层有限元在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4年
10 龙蓓;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振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0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4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