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生态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摘要】:生态村建设是国际乡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其成功经验对于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具有诸多借鉴和启示。本文基于国外生态村建设的类型分析,分别择选了生态修复型、生态经济型、生态人居型、生态文化型四种有代表性的生态村建设案例,对其生态建设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生态村"双维并进、内外兼修"的国际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国内当前乡村生态建设的不足,从生态建设目标、规划调控手段、建设实践内容、公共参与机制四方面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新型乡村的思考。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生态村 建设 国际经验 启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81,5120832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基金项目(13-R2-3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840018)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联合资助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引言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乡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其生态发展是实现乡村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支撑。如何改变目前国内单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晓鹏;;丹麦蒙克斯戈德生态村探访[J];新建筑;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郇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自治主义述评[J];政治学研究;1997年04期
2 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9年02期
3 袁镔;注重技术、讲究实效、崇尚自然——德国生态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建筑;2002年12期
4 刘念雄;汉堡伯拉姆费尔德生态村,德国[J];世界建筑;2002年12期
5 顾震弘;;两种瑞典可持续住区模式的研究——以哈默比湖城和生态村为例[J];世界建筑;2007年07期
6 杨京平;全球生态村运动述评[J];生态经济;2000年04期
7 刘鬯,张军连,吴文良;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J];生态经济;2005年02期
8 肖晓春;蔡守秋;;民间环保组织与生态社区建设[J];生态经济;2006年07期
9 罗杰威;梁伟仪;;生态村——生态居住模式概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鲍悦华;陈强;;质量概念的嬗变与城市发展质量[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维浩;水利富民工程是以农户为主体建设生态村的成功实践[J];北京水利;2000年05期
2 潘美媛;石竹园生态村浅析[J];可再生能源;2003年04期
3 张蔚;;生态村——一种可持续社区模式的探索[J];建筑学报;2010年S1期
4 岳晓鹏;张玉坤;;国外生态村概念演变及发展历程研究[J];建筑学报;2011年S1期
5 李忠东;;丹麦最古老生态村掠影[J];质量探索;2012年09期
6 黄蓉;;任卫中 筑建生态村的“愚公”[J];绿色中国;2012年14期
7 孙海燕;四季花园是这样建成的——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纪实[J];建设科技;2003年06期
8 ;石家庄拟打造500个生态村[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6期
9 岳晓鹏;吕小海;;德国生态村适宜性技术初探[J];建筑技术;2011年10期
10 吴东德;走出“桃花源”──桃山村建设生态村奔小康侧记[J];当代建设;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利;林江丽;陶庆红;;我市林业生态村建设的实践和探索[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覃敬念;;城镇化背景下的布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思考[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3 陈修演;;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效和做法[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4 李树德;李瑾;陈丽娜;陈鹏;;文明生态村建设公共产品建设需求及满意度分析——以天津市农户调查为例[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远翥;;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6 傅治平;;打造国际旅游岛的“绿色品牌”——关于海南文明生态村转型提升的建议[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傅治平;;“绿色小康”里的“三农”——以海南文明生态村为例[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胡晓军;;从文明生态村到文明生态专业村——看新农村建设之路[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翁振武;;以文明生态村为综合创建载体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秦重庆;;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文明生态村的健康发展[N];河北日报;2004年
2 罗保铭;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建文明生态村 推进海南农村协调发展[N];海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 曾繁诗 吴棉;文明生态村建设要大胆创新[N];海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廖述毅;推广海南等地经验 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N];海南日报;2005年
5 创建宣;我市采取新举措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N];保定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立国、福德,,记者 张保国;西地乡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N];承德日报;2006年
7 张树强、李亚平、刘建华;党坝镇再掀文明生态村建设新高潮[N];承德日报;2006年
8 陈祖洪 郎国峰 赵旖旎;文明生态村海南旅游新享受[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季英德 刘建清;文明生态村泽及25万农民[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龙开连;海口盘点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N];中国审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玉梅;海南省文昌市“文明生态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蔚;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岳晓鹏;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焕镜;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学颖;永续耕作生态村社设计原理及其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丛林;中西方生态村的逻辑[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蓉;中国生态村概况及其政策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唐学玉;杨凌区生态村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辉;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瑞英;周至县生态村建设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湘湘;生态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优化选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杨洋;陕西省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白丽苹;生态省目标下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3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0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