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地下采矿边界品位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5:49
【摘要】:边界品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用于区别矿石与废石的临界品位,它的取值将通过矿石量及其空间分布影响矿山的生产规模、开采寿命和矿山开采规划,同时还影响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就一给定的矿床而言,存在着使整个矿山的总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最佳边界品位。所以,矿石边界品位的确定是矿产业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决策问题,边界品位的优化是当今世界矿业界的重大科研课题之一。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优化算法,它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动态规划法是一种逐渐改善法,它把原问题化成一系列结构相似的子问题。边界品位的动态规划法,就是将开采过程划分几个阶段,考虑多个约束条件,以现值或赢利为优化目标,求得各阶段最佳的边界品位。边界品位的动态规划优化法可以兼顾矿体的开采顺序、品位的空间分布以及生产能力等因素,取得的结果较符合矿山实际。 本文在动态规划思想的基础上,将整个优化范围按照开采过程分成前后过渡的开采阶段,每个阶段为动态规划中的一个优化单元。每个开采阶段包括若干个状态,一个阶段的一个状态由从开始到该阶段开采完毕的累积开采矿量作为状态变量,一个状态是从前一阶段矿量小于本状态矿量的状态过渡而来。每个状态都有一个本阶段开采矿量,从优化单元的品位—矿量曲线可以得到这一矿量对应的边界品位值。根据开采过程中发生的投资与使用的采矿方法所发生的生产成本计算开采矿量所得的赢利,再根据矿山的年生产能力计算出开采时间,并将赢利折现到开采初期时的净现值。状态的净现值就等于过渡到该状态的前一阶段状态的净现值加上该阶段开采矿量的净现值。用同样的方法一直计算到最后阶段(最后一个优化单元)每个状态的净现值和边界品位。从最后阶段的各状态中找出净现值最大的状态,按过渡的顺序反推回去,就得到每个阶段的最优过渡(也叫最优决策),这些最优决策组成该边界品位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根据上述优化思路,本文建立了新的动态规划边界品位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净现值为指标函数,同时考虑采矿方法、矿山生产能力、储量品位分布、采矿贫化率、矿山成本结构、价格等主要技术经济参数。该模型实现了地下开采边界品位优化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动态结合。 结合谦比西铜矿的实际生产,将优化范围划分为12个优化单元(动态规划的阶段),每个优化单元有自己的品位分布。运用所建立的边界品位优化动态规划模型,以两种采矿方法(充填法和崩落法)的技术经济参数,计算了谦比西铜矿的最优边界品位。优化 结果:采用充填法的边界品位总体来说要高于采用崩落法的边界品位,其中采用充填法优化单元2、3、8、10的边界品位均高于崩落法,其他8个阶段边界品位没有变化,采用充填法和崩落法总净现值分别为23288.4万美元、20963.6万美元,以总净现值最大为依据,矿山实际生产采用的充填采矿法的更具经济性。最后,对模型进行参数敏感度分析得出,对边界品位比较敏感的参数为:折现率、精矿品位、选矿回收率、采矿成本、不变成本;对总净现值比较敏感的参数:选矿回收率、精矿价格、精矿品位、贫化率。通过分析、总结这些参数的影响特征,可以结合矿山实际生产技术经济参数指标,根据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对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
【图文】:

曲线,矿量,品位,品位分布


G旧d.洋)G口de侈)图4.n优化单元n、12的品位分布与品位一矿量曲线Fig.4.11ThegraPhofgradedistributionandgradeVSminequantity(OPt一unit11and12)4.2动态规划优化法对边界品位的优化计算4.2.1品位区间及状态矿量的确定一、品位区间和步长的预确定,以及每个优化单元在品位区间内各品位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和各优化单元的品位一矿量曲线,预确定品位区间为0.6%至1.7%,步长为△g为0.1%。每个优化单元在品位段上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见表4.2。表4.2优化单元在品位段上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

曲线,矿量,品位,品位分布


图4.n优化单元n、12的品位分布与品位一矿量曲线Fig.4.11ThegraPhofgradedistributionandgradeVSminequantity(OPt一unit11and12)4.2动态规划优化法对边界品位的优化计算4.2.1品位区间及状态矿量的确定一、品位区间和步长的预确定,以及每个优化单元在品位区间内各品位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和各优化单元的品位一矿量曲线,预确定品位区间为0.6%至1.7%,步长为△g为0.1%。每个优化单元在品位段上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见表4.2。表4.2优化单元在品位段上对应的矿量和金属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D8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敬亮;丁存根;沈华光;刘峻;黄殿君;;滨海砂矿重砂样品淘洗次数探讨[J];矿产勘查;2011年04期

2 郑敏昌;廖九波;马驰;;浅析黑山沟铁矿贫化损失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现代矿业;2011年07期

3 王玉珏;李建雄;薛希龙;;一种露天矿开采境界优化方法[J];采矿技术;2011年04期

4 袁康;;山达克露天铜金矿中深部开采稳产技术探讨与应用[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年04期

5 李金千;李咏和;;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状况刍议[J];现代矿业;2011年08期

6 史本琳;;国外某红土型镍矿采样设计实例[J];中国矿山工程;2011年03期

7 徐森民;;矿体的圈定连接与外推[J];现代矿业;2011年07期

8 张春红;;云南马关都龙锡多金属矿区13~#矿体工业指标的二次优化[J];现代矿业;2011年07期

9 万贵龙;万会;张德会;;我国矿产资源工业指标问题浅析[J];中国矿业;2011年08期

10 李威;王清帅;李国栋;;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动态优化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炎;曹国华;王进坤;;评价、反思与引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交通分析方法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万生;李光泉;;广义系统最优问题中的动态规划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赵风岭;李树文;李亚鹏;;地表水与地下水统筹管理的动态规划方法[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4 唐玲娜;唐雪飞;叶昌伟;;动态规划算法正序实现及其改进[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张钊;裴燕玲;;动态规划的正向递推方法[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张松林;武耀诚;冯祖钧;;测井剖面定量地层对比新技术[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1)[C];1987年

7 姚海祥;李仲飞;;多阶段均值-方差模型及两基金分离定理——基于Lagrange对偶方法[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严;谭忠富;韩勇;乞建勋;;机组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改进的动态规划方法[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肖婷婷;;经典的逃税模型及其两周期扩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赖晓平;王冰;;提高机组组合问题动态规划算法效率的有效方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阎友华 通讯员 郭庆中 藤建华;大治铁矿精打算盘多节能[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张思凯 徐建新;山东黄金集团依靠技术挖潜[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特邀咨询委员 孙文珂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特邀咨询委员 邵厥年 本报记者 丁全利 本报通讯员 李伟;集思广益 修好标准 为矿业发展奠定基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刘纯友 通讯员 郝长荣;皖南发现大型白钨矿[N];安徽日报;2010年

5 ;加大开源力度 增强供矿能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陈云鹤;节约矿产资源从探采着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汪夏;圆珠顶铜钼矿从低品位矿石中选出高品位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8 庐江矾矿 周明;庐江矾矿损失与贫化的原因探究及对策[N];巢湖日报;2009年

9 王沛成 韩凯;七宝山“口粮”不足之围得解[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张焕萍;金平铜镍矿又见23米矿化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驰;近似动态规划方法及其在交通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郭兰磊;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动态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初道忠;地下开采边界品位动态优化研究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4 麦永浩;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及其在公安信息建设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00年

5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海英;时变运输周期影响下的供应链系统联合批量问题[D];清华大学;2009年

7 杨传民;装填布局与斩断切割布局理论及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全中华;基于动态手写签名的身份认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浩峰;地面智能机器人视觉导航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黄玲;全球商务环境下的带转包采购计划模型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涛;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地下采矿边界品位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肖诚;边界品位的动态智能测算与改进灰色粗糙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3 赵增晖;地下采矿边界品位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汪朝;岔路口钼矿资源数字化评价技术与边界品位确定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周显俊;基于数据的ADP离线值迭代算法和在线Q学习算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6 鄢泽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陆世辉;基于ADP的通用智能嵌入式控制器设计及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罗启军;基于动态规划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贾一平;动态规划方法在银光公司生产计划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红卫;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2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92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