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工程视角下四螺旋协同创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0:39
【目的/意义】本文从情报工程的视角探讨政、产、研和以科技服务为主的第四股力量共同构成的四螺旋模型下的协同创新信息平台建设思路,以期促进协同创新并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在辨析情报工程特点和协同创新要求的基础上,本文阐明第四螺旋的内涵,提出四螺旋协同创新信息平台的定位、建设运营原则与功能模块设计,着重分析如何将情报工程的理念方法从数据资源、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专家智慧、系统网络等方面贯穿到平台建设中。【结果/结论】四螺旋模型是比三螺旋模型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协同创新方式,基于此的信息平台将促进四螺旋各创新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文提出了建设思路和框架方案。
【文章来源】:情报科学. 2020,3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整体架构示意图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主要数据资源构成图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构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信息视角的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四螺旋实证研究[J].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6)
[2]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供需匹配效率分析[J]. 杨德林,夏青青,马晨光. 管理科学. 2017(06)
[3]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 戚刚,曾立,易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20)
[4]苏州市科技成果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J]. 时彦华,陈洪梅,范容. 江苏科技信息. 2017(09)
[5]面向创新战略的情报工程理论方法与挑战[J]. 朱礼军,段黎萍,赵婧. 情报工程. 2016(02)
[6]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J]. 肖艳. 情报科学. 2015(11)
[7]当前高校技术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J]. 顾建平,李建强. 中国高校科技. 2015(03)
[8]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信息服务理论探讨[J]. 周海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01)
[9]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2)
[10]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情报工程[J]. 乔晓东,朱礼军,李颖,徐硕,韩红旗. 情报学报. 2014 (12)
本文编号:3220430
【文章来源】:情报科学. 2020,3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整体架构示意图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主要数据资源构成图
协同创新信息平台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构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信息视角的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四螺旋实证研究[J].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6)
[2]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供需匹配效率分析[J]. 杨德林,夏青青,马晨光. 管理科学. 2017(06)
[3]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 戚刚,曾立,易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20)
[4]苏州市科技成果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J]. 时彦华,陈洪梅,范容. 江苏科技信息. 2017(09)
[5]面向创新战略的情报工程理论方法与挑战[J]. 朱礼军,段黎萍,赵婧. 情报工程. 2016(02)
[6]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J]. 肖艳. 情报科学. 2015(11)
[7]当前高校技术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J]. 顾建平,李建强. 中国高校科技. 2015(03)
[8]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信息服务理论探讨[J]. 周海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01)
[9]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2)
[10]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情报工程[J]. 乔晓东,朱礼军,李颖,徐硕,韩红旗. 情报学报. 2014 (12)
本文编号:3220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2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