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传统器械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联合体外缝合法处理双侧卵巢巨大肿瘤1例报告

发布时间:2021-06-09 12:19
  <正>患者女,23岁,未婚未育,无性生活史。因"下腹隐痛10余天"至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B超提示:双侧卵巢混合型占位(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占位66 mm×52 mm×59 mm,右侧附件区混合回声71 mm×49 mm×95 mm),肿块性质倾向畸胎瘤。入院后查肿瘤指标:CA125、CA19-9、CEA、甲胎蛋白均在正常范围。无腹部手术史、特殊既往病史。妇科检查:肛诊宫体中位;左侧附件触及肿块直径约6 cm,活动度好,无压痛;右侧附件触及肿块直径约8 cm,活动度好,无压痛;术前检查排除 

【文章来源】: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25(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传统器械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联合体外缝合法处理双侧卵巢巨大肿瘤1例报告


体外缝合完毕的卵巢组织

卵巢,位置,腹腔镜手术,器械


讨论随着腹腔镜器械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部分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由传统三孔或四孔逐步过渡为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1-2]。LESS最大的优势在于几乎无手术疤痕的美容效果,同时创伤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康复更快[3-10]。LESS的操作理念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微创外科医生与患者所接受[5]。但LESS面临着手术器械相互干扰的问题,而且必须克服3个套管通过同一切口操作的难度。因而,目前LESS的手术时间较常规腹腔镜手术长,手术难度更大,且对手术设备与技巧的依赖性更大[11]。因此,LESS对术者经验及操作技巧具有更高的要求。图4 完整剥除左侧卵巢肿物

卵巢,腹腔镜,单孔


图3 恢复解剖位置的卵巢我们处于LESS初级阶段,开展数量不多,尚缺乏单孔腹腔镜下持针缝合打结技巧。而缝合作为腹腔镜下难度较大的操作,对于基层医院的妇科医生而言,往往难以胜任,而单孔腹腔镜下的缝合更加大了难度;而且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精细的卵巢缝合、成形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在LESS开展初期。大量研究已证实,相较电凝止血,镜下缝合卵巢成形更利于减少对卵巢功能的损伤。本例患者年轻未生育,卵巢功能的保护尤为重要。采用LESS,在保证微创、美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了对卵巢功能的损伤,这是此手术的关键与难点。我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12-15],采用单孔单通道穿刺法联合经腹传统手术模式将卵巢组织牵出腹腔外,直视下缝合卵巢组织并成形,顺利完成了单孔腹腔镜下双侧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有效弥补了单孔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不足的缺陷。本例患者为双侧卵巢巨大肿瘤,左侧肿瘤直径约8 cm,右侧约10 cm,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标本装袋后随撤出的单孔腹腔镜器械经单孔port取出。由于脐部入路通道较传统腹腔镜Trocar明显大而浅,标本取出较方便、容易。利用脐部通道的宽松空间,将卵巢组织牵出腹壁外缝合较方便、快捷,且有效保证了缝合质量。对于初期开展单孔腹腔镜时,尤其基层医院,单孔腹腔镜技术可能欠佳,这样操作有效解决了缝合的难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孔三通道法行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初探[J]. 高红艳,王清,任玉玲,陈继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03)
[2]单孔三通道法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初探[J]. 王秋娟,任玉玲,高红艳,王清,秦敏,刘晔,王静,陈继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06)
[3]单孔三通道法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J]. 陈继明,丁屹,杨璐,孙文龙,陈芳,尹琪,徐梅,揭国丽.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05)



本文编号:3220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220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