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的铁路车站片区LID雨洪模拟及综合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23:0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被过度开发,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可渗性绿地急剧减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在降雨天气易引发城市内涝,使得雨水资源大量流失。铁路车站片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雨水处理方式对铁路的正常运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铁路车站片区内涝现象频发。传统铁路车站片区的排水理念主要通过散排、雨水管道等形式快排或及时就近排至下游市政管网,这不但使得雨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而且加剧了下游市政管网的排涝负担,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合理有效的利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雨水矛盾,目前基于LID技术的城市区域(如居民小区、城市街道等)雨洪控制模拟已较为成熟,但是由于铁路车站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水文资料的可获取性及经济、安全、管理等条件的限制,针对铁路车站片区雨洪管理的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为了促进铁路车站片区雨水资源的利用,减小铁路车站片区的雨洪压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铁路建设绿色水平,针对铁路车站片区设计经济、合理、高效的LID雨洪管理方案,对铁路车站片区控制雨水径流量及非点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健康城市化对雨水径流量的影响
基于SWMM的铁路车站片区LID雨洪模拟及综合效益研究2图1.2铁路车站内涝现象为解决暴雨事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同国家相继提出新的雨洪管理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佳管理措施(BestManagementPractices,BMPs)、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WSUD)、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owImpactUrbanDesignDevelopment,LIUDD)、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SUDS)等一系列现代暴雨内涝管理体系在国际上相继诞生,其中心思想都是从源头上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从而达到雨水资源化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5-7]。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后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强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0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8-11]。所谓“海绵城市”(图1.3),就是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进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12]。低影响开发技术(LID)作为海绵城市的核心技术,以尽可能保存和恢复自然生态功能为设计目标,采用小规模、可持续、低能耗、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措施(图1.4),实现捕获地表径流,提供滞留、渗入和增加蒸发量的作用,从而对传统灰色雨洪排放系统所破坏的水文机制
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图1.3海绵城市示意图(a)绿色屋顶(b)透水铺装(c)雨水花园(d)生物滞留池(e)植草沟(f)雨水渗井图1.4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为了研究和评价铁路车站片区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效果,本文以兰州西站车站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模型模拟分析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采用屋面绿化、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收集利用等LID措施前后研究区水文变化特征,并建立一套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LID措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不同LID方案的截污减排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及优眩这有利于实现铁路车站片区从快排、及时就近排出、快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排水时代,也对铁路车站片区可持续雨洪管理设计过程中LID措施的选取和布置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污染削减效果模拟研究[J]. 江炜,楼宇锋. 能源环境保护. 2020(01)
[2]基于SWMM的铁心桥实验基地内涝防治效果模拟[J]. 陆海明,邹鹰,孙金华,朱乾德,牛帅,李晓红. 水资源保护. 2020(01)
[3]不同模式雨水调蓄池与低影响开发组合对雨洪控制的效果[J]. 焦春蛟,吕谋,张士官,宋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4)
[4]基于水文控制目标的中小尺度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评价[J]. 陈垚,何智伟,张琦,段玲红,秦宇,熊毅. 水资源保护. 2019(06)
[5]基于SWMM模型的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模拟[J]. 姚焕玫,卢燕南,王石. 环境工程. 2019(11)
[6]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LID设施优化布局研究[J]. 陈前虎,邹澄昊,黄初冬,彭祖平,王贤萍.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9)
[7]小区雨水面源污染控制SWMM模拟研究[J]. 吴忠,曾一鸣,师懿.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9)
[8]基于SWMM的海绵道路典型LID设施布局影响分析[J]. 卓浩,王云,李元松,张静波,刘星. 公路. 2019(07)
[9]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海绵型高速公路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研究[J]. 陈芳,张浩月,胡晓红,刘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10]基于雨水管网恢复力评估的LID设施优化布局[J]. 汪维,王林森,肖涛,张葵,陶涛.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3)
博士论文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鲍学英.兰州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RS的太原城区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刘萍.太原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与率定研究[D]. 李延博.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
[2]海绵城市导向下的场地雨洪规划设计体系研究[D]. 李柯.大连理工大学 2019
[3]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校园规划研究[D]. 刘槟.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4]渔业船员培训问题研究[D]. 程龙.大连海洋大学 2019
[5]暴雨洪水对城市路网影响的模拟研究[D]. 杨幸子.山东大学 2019
[6]基于SWMM海绵城市水文水质过程模拟与LID措施研究[D]. 刘宇涵.沈阳大学 2018
[7]基于swmm模型的凡河新区典型区域低影响开发雨洪模拟研究[D]. 席璐.沈阳大学 2018
[8]基于G1法与熵权法的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指标筛选研究[D]. 刘笑可.河北科技大学 2019
[9]基于海绵城市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理水技艺研究[D]. 靳娟.山东大学 2018
[10]基于LID的非点源污染调控效果研究[D]. 夏威.西安理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14787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健康城市化对雨水径流量的影响
基于SWMM的铁路车站片区LID雨洪模拟及综合效益研究2图1.2铁路车站内涝现象为解决暴雨事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同国家相继提出新的雨洪管理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佳管理措施(BestManagementPractices,BMPs)、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WSUD)、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owImpactUrbanDesignDevelopment,LIUDD)、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SUDS)等一系列现代暴雨内涝管理体系在国际上相继诞生,其中心思想都是从源头上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从而达到雨水资源化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5-7]。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后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强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0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8-11]。所谓“海绵城市”(图1.3),就是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进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12]。低影响开发技术(LID)作为海绵城市的核心技术,以尽可能保存和恢复自然生态功能为设计目标,采用小规模、可持续、低能耗、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措施(图1.4),实现捕获地表径流,提供滞留、渗入和增加蒸发量的作用,从而对传统灰色雨洪排放系统所破坏的水文机制
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图1.3海绵城市示意图(a)绿色屋顶(b)透水铺装(c)雨水花园(d)生物滞留池(e)植草沟(f)雨水渗井图1.4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为了研究和评价铁路车站片区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效果,本文以兰州西站车站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模型模拟分析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采用屋面绿化、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收集利用等LID措施前后研究区水文变化特征,并建立一套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LID措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不同LID方案的截污减排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及优眩这有利于实现铁路车站片区从快排、及时就近排出、快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排水时代,也对铁路车站片区可持续雨洪管理设计过程中LID措施的选取和布置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污染削减效果模拟研究[J]. 江炜,楼宇锋. 能源环境保护. 2020(01)
[2]基于SWMM的铁心桥实验基地内涝防治效果模拟[J]. 陆海明,邹鹰,孙金华,朱乾德,牛帅,李晓红. 水资源保护. 2020(01)
[3]不同模式雨水调蓄池与低影响开发组合对雨洪控制的效果[J]. 焦春蛟,吕谋,张士官,宋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4)
[4]基于水文控制目标的中小尺度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评价[J]. 陈垚,何智伟,张琦,段玲红,秦宇,熊毅. 水资源保护. 2019(06)
[5]基于SWMM模型的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模拟[J]. 姚焕玫,卢燕南,王石. 环境工程. 2019(11)
[6]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LID设施优化布局研究[J]. 陈前虎,邹澄昊,黄初冬,彭祖平,王贤萍.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9)
[7]小区雨水面源污染控制SWMM模拟研究[J]. 吴忠,曾一鸣,师懿.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9)
[8]基于SWMM的海绵道路典型LID设施布局影响分析[J]. 卓浩,王云,李元松,张静波,刘星. 公路. 2019(07)
[9]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海绵型高速公路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研究[J]. 陈芳,张浩月,胡晓红,刘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10]基于雨水管网恢复力评估的LID设施优化布局[J]. 汪维,王林森,肖涛,张葵,陶涛.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3)
博士论文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鲍学英.兰州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RS的太原城区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刘萍.太原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的参数敏感度分析与率定研究[D]. 李延博.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
[2]海绵城市导向下的场地雨洪规划设计体系研究[D]. 李柯.大连理工大学 2019
[3]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校园规划研究[D]. 刘槟.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4]渔业船员培训问题研究[D]. 程龙.大连海洋大学 2019
[5]暴雨洪水对城市路网影响的模拟研究[D]. 杨幸子.山东大学 2019
[6]基于SWMM海绵城市水文水质过程模拟与LID措施研究[D]. 刘宇涵.沈阳大学 2018
[7]基于swmm模型的凡河新区典型区域低影响开发雨洪模拟研究[D]. 席璐.沈阳大学 2018
[8]基于G1法与熵权法的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指标筛选研究[D]. 刘笑可.河北科技大学 2019
[9]基于海绵城市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理水技艺研究[D]. 靳娟.山东大学 2018
[10]基于LID的非点源污染调控效果研究[D]. 夏威.西安理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14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51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