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运输通道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14:54
  为实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位移的需要,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而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目前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和五种运输方式的基础网络都处于完善期而且方式内部和方式之间缺乏协调)和外部约束条件(资源和环境压力),决定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应分为“增量”建设和“存量”优化两大部分。而运输通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承担着区际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任务,运输通道交通资源配置(“增量”配置和“存量”优化)是否合理对于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运输通道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在通道“增量”配置和“存量”优化方面研究十分薄弱,而且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针对通道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缺陷,论文以运输需求为主导,采用交通工程和规划等相关理论,以通道运输需求与供给动态均衡为研究主线,力求从运输通道增量配置和存量优化方面解决运输通道系统结构优化配置问题。在运输通道增量结构配置方面,在保证配置资源有效的前提下,首先进行交通方式能力结构配置,这方面研究思路是在多种运输方式市场交叉重叠的区域,通过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建立运输...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研究背景
        1.1.2 规划实践背景
    1.2 相关研究的理论进展与评述
        1.2.1 综合运输理论
        1.2.2 运输通道理论
        1.2.3 通道运输需求分析理论
        1.2.4 运输通道资源优化配置角度与方法
    1.3 论文探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案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运输通道结构优化配置基础理论
    2.1 运输通道理论
        2.1.1 运输通道形成及影响
        2.1.2 运输通道边界界定
        2.1.3 运输通道结构与能力测度
    2.2 运输需求理论
        2.2.1 运输需求概念界定
        2.2.2 运输需求本质
        2.2.3 运输需求特征
        2.2.4 正确界定运输需求的意义及案例
    2.3 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3.1 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基准
        2.3.2 交通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输通道结构优化配置基础——运输需求分析
    3.1 运输需求分析的两种典型研究范式梳理
        3.1.1 运输需求分析的集计方法
        3.1.2 运输需求分析的非集计方法
    3.2 通道运输需求生成规律
        3.2.1 通道运输需求生成机制
        3.2.2 通道运输需求生成模型
    3.3 通道运输需求交流分布
        3.3.1 通道运输流形态界定
        3.3.2 通道运输流分布模型
    3.4 实证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输通道结构合理配置
    4.1 运输通道结构配置决策层级
    4.2 运输通道资源配置效用
        4.2.1 实践科学发展观
        4.2.2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控制功能
        4.2.3 遵循运输需求规律
    4.3 方式能力结构——运输通道交通方式结构配置
        4.3.1 通道运输需求方式选择比选平台
        4.3.2 通道运输需求方式选择模型
        4.3.3 运输通道交通方式结构能力配置
    4.4 物理框架结构——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配置
        4.4.1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思路
        4.4.2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的基本走向
        4.4.3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结构配置模型
    4.5 实证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输通道结构优化
    5.1 运输通道配置资源有效性
        5.1.1 运输通道配置资源有效性识别
        5.1.2 运输通道配置资源有效性实现途径
    5.2 运输通道交通方式结构优化
        5.2.1 运输通道交通方式结构问题识别
        5.2.2 运输通道交通方式结构优化
    5.3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优化
        5.3.1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关键问题识别
        5.3.2 运输通道交通网络畅通性问题成因
        5.3.3 基于运输流的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5.3.4 基于四因素法的运输通道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比选模型
    5.4 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运输系统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势[J]. 吴群琪,陈文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运输需求本质及其特征研究[J]. 吴群琪,陈文强,张圣忠.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04)
[3]交通量时间序列ARIMA预测技术研究[J]. 裴武,陈凤,程立勤.  山西科技. 2009(01)
[4]关于交通运输枢纽若干问题的辨析[J]. 罗仁坚.  综合运输. 2008(07)
[5]综合交通网规划中的系统工程思想及实践[J]. 王庆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8(01)
[6]交通运输投资步入重要机遇期——专访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王庆云司长[J]. 朱娅琼.  中国投资. 2008(01)
[7]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王庆云司长访谈录[J]. 沈培钧,王毅.  综合运输. 2007(11)
[8]关于交通资源概念和特征的探讨[J]. 王久梗.  综合运输. 2007(07)
[9]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研究[J]. 吴群琪,徐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结构合理配置模型及算法[J]. 黄向荣,李引珍.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05)

博士论文
[1]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 刘奕.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资源空间配置与农村交通运输发展研究[D]. 陈春生.长安大学 2009
[3]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D]. 李德刚.西南交通大学 2006
[4]空间运输联系与运输通道系统合理配置研究[D]. 王建伟.长安大学 2004
[5]具有拓扑结构布局优化的理论及算法[D]. 张旭.大连理工大学 2004
[6]运输通道合理运行及经济聚集作用研究[D]. 黄承锋.重庆大学 2001
[7]交通运输系统价值分析理论研究[D]. 吴群琪.长安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经济发达地区市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与评价研究[D]. 邝青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利军.武汉科技大学 2007
[3]区域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研究[D]. 张涛.西南交通大学 2007
[4]运输通道公铁系统路径合理配置研究[D]. 易骞.西南交通大学 2008
[5]旅客出行运输方式选择机理研究[D]. 徐星.长安大学 2008
[6]道路货物运输需求与交通量关系研究[D]. 章华平.长安大学 2007
[7]三角形路网形态下的公路网畅通性优化理论研究[D]. 王健华.长安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8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718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