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我国科技金融政策评价研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8-10-30 10:15
【摘要】:科技金融政策是科技与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科技型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对国内科技金融政策评价及其经济效果评价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对科技金融财税政策评价及其经济效果的研究较多,而对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和科技金融市场政策的评价文献较少,并且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结论不一致。这与科技金融界定不明确、政策评价框架缺乏系统性有关。因此在对科技金融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技金融政策评价理论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尚需探索和拓展的研究内容。
[Abstract]:The poli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s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in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olicy and its economic effec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ore researches o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 and its economic effect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owever, there are few literatures on the evaluation of sci-tech financial policy system and sci-tech financial market policy, and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ersified,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inconsistent. This has to do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the lack of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policy evaluation.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sci-tech financ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sci-tech finance policy evalu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further research contents that need to be explored and expanded in the future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商学院;
【基金】:天津财经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国家重大(重点)培育专项项目“科技金融政策后绩效评价研究”(ZD1305)
【分类号】:F832;F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平,彭丁带;从美国经验看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2 赵杨;吕文栋;黄丽;;基于AHP方法的科技保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3 肖兴志;王伊攀;李姝;;政府激励、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60家上市公司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2期

4 陈莞;;当前政府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探析——有效发挥政府直接性研发补贴作用的策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5 张济建;章祥;;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对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6 郭晓丹;何文韬;肖兴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额外行为与研发活动变动[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朱云欢;张明喜;;我国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5期

8 高东芳;方晓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政策的问题与完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4期

9 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10 邵学峰;王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国庆;;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完善的税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华国庆;史山山;龚婷婷;;财税法视野下的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孙磊;;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在税收优惠政策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2年02期

4 孙秀娟;;谈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三者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4期

5 李秋漩;闵惜琳;刘国华;;广东省技术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兼论知识产权创造激励策略[J];当代经济;2011年17期

6 党文;;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6期

7 赵中川;;加大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的思考[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8 王霞;;甘肃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研究[J];甘肃金融;2011年09期

9 科技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科技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22期

10 孙晓娟;;论我国民间资本创业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鹏飞;;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法律障碍及其克服[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小峰;王兆魁;;科技成果熟化条件构成及其平行管理策略[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平行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3 张小峰;房汉廷;;共生理论视野下的科技成果熟化机制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莉;杨雅楠;赵琳;;政治联系、所得税实际税负与民营高科技企业绩效[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胡荣才;曾汪泉;刘黎;;政府补贴的省际与行业差异效应研究——以中部六省上市公司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成国;李伟;董群;金晓芳;;南京地区科技银行发展模式创新研究[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张树义;蔡靖婧;;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分析[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杜鹏程;杜佳婧;李敏;;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利国;面向风险投资评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春燕;森林景观斑块边缘效应和耦合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蔡德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8 张鲁秀;企业低碳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曾蔚;基于联合风险投资的创业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马雪娇;中国电子机械制造业集聚的金融深化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雪洁;湖北省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宁;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任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对企业R&D支出激励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张杜超;论我国风险投资的现实困境及法律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孟付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高攀;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刘利芳;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补贴的动机及经济后果影响[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婧漪;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科技政策创新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江南;自贡市主要副食品价格调控基金调控作用的实践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梅;技术创新对广东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卜伟;王稼琼;;我国增值税与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与理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宋_g;莫宇宏;;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4 郭建国;孔凡娜;;国内外发展高科技园区金融支持体系的比较[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5 吕文栋;赵杨;彭彬;;科技保险相关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2008年02期

6 曹国华;蔡永清;;基于政府补贴行为的科技保险参与主体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5期

7 彭志文;宋旺;;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8 苏小和;张维;;中关村科技担保黑洞[J];财经界;2002年09期

9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10 徐义国;;科技金融:对条件财务模式的理念革新和实践跨越[J];银行家;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沈耀胜 本报记者 祖兆林 张培娟;[N];中国保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邹国金;[N];中国税务报;2010年

3 杨思辉 黎明;[N];贵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韩士德;[N];科技日报;2010年

5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大学 陈德钢 王鸾凤;[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孝忠;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爱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运行评价及政策支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周侠;风险投资与国内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楠;;通过科技金融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6年09期

2 谭智实;;科技部与招行合作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3 李后强;赵昌文;韩毅;;钱从哪里来? 科技金融:财智聚变的成都张力[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7期

4 康晓蓉;石兰英;赵越;甘森;;科技金融:双核驱动进步——专访四川大学副校长赵昌文[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07期

5 ;助推经济转型:科技金融求创新[J];金融博览;2010年06期

6 吴凡;;天津:科技金融新模式,成果转化大进程[J];华东科技;2010年07期

7 叶翔凤;杨擘;;以科技金融创新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23期

8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1期

9 ;江苏省科技金融工作取得良好进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10 卢金贵;陈振权;;广东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苑泽明;马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季菲菲;;高新区科技金融形成过程及其空间效应——以无锡新区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侠;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N];金融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姚雯;科技金融结合进入佳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3 记者 韩士德;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笛;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首批科技金融服务试点[N];青岛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吴琦;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科技金融服务首批试点[N];黄石日报;2010年

6 焦莉莉;石家庄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科技金融试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记者 方云静;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列为全国科技金融服务试点[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韩士德;吹响科技金融融合的号角[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严;风投才是最大科技金融[N];昆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左永刚;多部门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高新区成主要载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伟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2 徐玉莲;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维娜;山西省科技金融发展特点及问题解决思路[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李津;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潘瀚翔;无锡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4 回广睿;我国科技金融的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5 徐泽栋;科技金融引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6 华伟;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及对策建议[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7 白敏;北京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黄晖;云南省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模式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查小燕;W市科技金融创新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范家曦;关于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99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99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