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0-08 04:03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非正规就业 理论视角 经验争论 研究方向


【摘要】:国外对于非正规就业问题主要从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种视角加以考察,分析逻辑各不相同:二元主义强调非正规就业区别于正规就业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其边缘性和自治性;新马克思主义立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将非正规就业解释为对生产关系的再造;新自由主义突出歧视性法律和制度的对非正规就业的决定性影响。关于城市农民工群体的非正规就业,在经验研究中存在不少争论,包括判断标准、就业动机、就业基础、就业前景等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以更为中观的理论视角、更加多维的变量和更具发展性的应对策略来审视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更具共识性的判断。
【作者单位】: 广州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农民工 非正规就业 理论视角 经验争论 研究方向
【分类号】:F323.6;F299.2
【正文快照】: 非正规就业是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基于肯尼亚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观察而率先提出的,用以描述有别于现代工商企业的劳动就业形式,强调雇用关系的非正式性和游离于国家劳动制度之外的边缘性,一般包括非正规自雇(如街头摊贩)[1]和非正规受雇(如日薪工)[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J];财经研究;2003年12期

2 杨强;;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权益保障缺失及其矫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4 张华初;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5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6 韩军辉;;农村家庭非正规就业的代际传递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黄耿志;薛德升;;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8 柴定红;赖亦明;;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9 黄宗智;李强;潘毅;李丁;许庆红;胡伟;刘世定;胡鞍钢;张静;郭伟和;张勇;万向东;;中国非正规经济(上)[J];开放时代;2011年01期

10 陈静;何兴贵;金淑彬;;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基于对城市农民工群体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孟祥学;;安徽省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杨风寿;;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周前锋;马智利;尹亮;;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及成人教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6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7 刘强;翟印礼;张琳莉;;农民工社会权益问题及制度性根源探析——以沈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8 梁平;张春利;;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9 姜乐军;;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10 肖云;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峰;;关于北京城市废品收购者群体的调查与思考[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邓志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赵金英;;天津市北辰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宗成峰;张大勇;周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德印;李强;;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8 许晓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研究——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991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91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