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浅谈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7-12-19 04:02

  本文关键词:浅谈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学教育 高等教育 经济学教育改革 中国经济学 本土化


【摘要】:中国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从2009年的24位大幅下滑至今年的31位,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出在"金融教育"上面。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眼里,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离不开经济学家群体的成长;而这个经济学家群体及其影响下的经济学教育的扎实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崛起的基础和方向。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达到了什么程度?中国教育现状下的经济学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现状是什么?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学教育领域差距在那里?如何将西方社会产生的经济学"中国化"?本文将以展现和研究的手法逐一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642;F0-4
【正文快照】: 一、经济学教育概述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本文中所讲的“经济学”指的是经济学科,在国内,对于经济学这个词,社会各界和学术各派有很多解释和说法。比如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文平,阳大胜;21世纪经济学教育发展趋势[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汪博;美国体育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体育管理(方向)教育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向华;社会转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瑞龙;只有不断创新的经济学才有生命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正林;顾永安;;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2 舒邦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展望[J];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04期

3 张利芬;;基于创新型国家视阈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赵哲;;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5 吴文清;郎永杰;马瑞敏;牛奉高;;地方本科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我国中部某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郭晓黎;;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简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7 许青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之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8 李方葛;;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努力推进高教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9 周光礼;;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范式:办学自主权的国际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柳友荣;;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智伟;;东北沦陷时期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方耀楣;王兵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刘莹莹;潘娟;杨焱;;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三个主体的定位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话(三) 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文英;王琦;姚登举;;浅析“网络化”时代“大众化”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高福安;;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姚书研;;《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蒋南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地总结高等教育的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法 阿伊莎·拉比 王嘉黎 编译;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悄然退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程瑛 周剑虹;我喜欢,我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程瑛 周剑虹;将选择权还给学生[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张东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历史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博雅学院模式(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余彬 通讯员 冯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N];湖北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彭德倩;真正的大师无法引进[N];解放日报;2008年

7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尝试商业模式[N];国际商报;2007年

8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综合处 荆德刚;高校在就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 邱丽娜;龙江特色高教体系初成[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10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道闻;加快构建服务型高教体系 推动高校地方双赢发展[N];东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刘冰;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岚;国立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5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英;美国研究型大学早期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铭钟;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洁;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影响下的大学课程设置[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晔;高等教育中的女性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谢晓宇;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龚华燕;英属印度时期高等教育的殖民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科;四川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佟金梅;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廖辉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的精英教育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丽;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马晶;法国高等教育“358”学制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6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06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