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哲学审视
本文关键词: 秩序 制度 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 市场哲学 出处:《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市场秩序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国内理论界对市场秩序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缺乏从哲学上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把握。有鉴于此,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市场秩序的基础理论进行哲学考察和分析,并结合这些考察和分析研究如何从整体上形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资源。 本文分为引言和正文。引言主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市场秩序,什么是市场秩序,怎么样研究市场秩序,以及研究市场秩序有什么意义。本文认为,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来看,对市场秩序特别是其中的基础理论进行哲学审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从哲学上看,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合理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是市场主体合规则的求价值的一种有序的活动状态。市场秩序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知识进化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和社会发展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对市场秩序的哲学考察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并综合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市场秩序的这种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地考察西方秩序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古希腊早期的秩序思想、古希腊中期的秩序思想、古希腊晚期的秩序思想以及西方中世纪时期的秩序思想,重点从哲学上探究秩序思想在西方古代的演变及对其后市场秩序思想可能的影响。本文认为,古希腊早期的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是一种自然秩序思想。这种自然秩序思想在经过苏格拉底的批判以后,演变成了社会秩序思想。在古希腊中期的秩序思想中,社会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以柏拉图的正义论秩序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秩序思想为代表的人为秩序思想中。之后,这些人为秩序思想逐渐被消解,从而产生了具有悲观色彩的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的秩序思想。最后,经过西塞罗的过渡,人为秩序思想演变成了中世纪的神权秩序思想。西方古代的这些秩序思想为之后秩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同时蕴含着内在的否定因素。 第二章考察以斯密为代表的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即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秩序思想。本文认为,近代市场秩序思想发端于文艺复兴运动,历经宗教改革运动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亚当?斯密那里基本形成。其后,经过其他古典经济学家的努力和“边际革命”,直到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它才最终完成。近代市场秩序思想是一种以亚当?斯密的市场秩序理论为代表的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一方面具有神学色彩,另一方面又带有明显的牛顿力学特征。它的核心教义是自由放任。它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秩序思想。 第三章考察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知识进化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即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秩序思想。本文认为,随着20世纪的到来,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不仅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而且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市场失灵理论的批判和攻击,从而出现了危机。市场失灵理论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市场失灵理论。前者主要包括制度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后者包括外部性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等多种。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知识进化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就是解救这种危机的产物。哈耶克集中从知识进化的角度对神圣力学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的核心教义作了新的论证。他的市场秩序理论主要是一种自发秩序思想。这种思想除了坚持自由放任这一核心教义以外,也吸收和采纳了市场失灵理论的一些思想,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性,使之具有了历史色彩,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形塑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想。哈耶克市场秩序理论的核心范畴“知识”和“进化”同时也是其它现代市场秩序理论的核心,因此现代市场秩序理论整体上可称为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知识进化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 第四章考察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发展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本文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之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作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永恒性和绝对性是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生长点,因而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是人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秩序不过是一种自然历史秩序。由于把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看作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环节,所以马克思的市场秩序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范式的市场秩序理论。也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的这种自然历史看法,马克思对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了深入的批判。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未来发展,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具有绝对的合理性和价值性,提出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重塑秩序,实施计划经济的制度构想。马克思的这种构想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继承和发展,最后产生了高度集权的苏联计划经济秩序模式。 第五章综合利用前述各章的分析,考察并具体分析如何从整体上形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全面突破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突破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手段论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论的突破,以及生产力理论对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的突破。这种突破正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最大特色,从根本上实现了确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化,为我国市场秩序的形塑确立了前提。但是,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还必须坚持合理路径,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法律和精神文明制度,使各种市场主体都能自觉地在遵从各种制度的基础上从事市场活动,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14.3;B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朝德;;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05期
2 樊纲;;市场秩序与政府行为[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
3 刘美霞;;试论如何构建事业单位的的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4 ;辖区市场秩序的“守夜人”[J];商品与质量;2011年Z1期
5 尹思雨;;是否应该回归金本位制(英文)[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6 王奇;;浅析企业应收帐款日常管理制度[J];才智;2011年16期
7 杨瑾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8 邵娟;;关于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研究[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9 邓晓辉;;关于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10 何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和建议[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会如;;完善制度 严格程序 规范管理 构建商业贿赂的防控体系[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白洁;杨悦;;浅议临床药师制度的建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廖华;;论《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条款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李艳峰;;技术手法·管理效能·制度建设——公司治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剧宇宏;赵园园;;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创新[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孟海清;;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A];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论文集[C];2005年
7 李瑜;;论排污权交易及其配套制度的构想[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李争;冯中朝;;对新形势下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世杰;;对农机维修体制和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晶;;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涛邋黄宁;南昌推行“一标三挂”制度[N];中国工商报;2008年
2 艾丽;塑管市场秩序有待完善[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李华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经济日报;2005年
4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背时的制度[N];经理日报;2005年
5 敖海燕;严格执勤制度[N];人民武警;2005年
6 王炜;八部门联手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陈玮;市工商局着力解决影响市场秩序突出问题[N];兰州日报;2008年
8 谢泽玲 记者 曹湘黔 实习记者 林琳;有效维护粮食市场秩序[N];自贡日报;2008年
9 记者 常连喜;我市专项治理出租车市场秩序[N];营口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海涛;2009年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出台[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丙乾;权力与资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战松;制度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周飞;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孝伟;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会军;哈耶克自由市场秩序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康永春;论行政相对人的防卫权[D];湘潭大学;2005年
3 李德洁;培育与构建湖南省卷烟产业链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韦大志;论我国民事推定制度的完善[D];四川大学;2005年
5 高勇;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实然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姜远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之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陈辉;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霍妍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胡明言;行政公产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叶世强;美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7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49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