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个人排放交易 切入点:机制 出处:《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个人排放交易被认为可以促进居民参与碳减排,但是因其减排收益难以覆盖高昂的建立和运行成本,降低了公众接受度。本文提出除了考虑碳减排的收益外,更需要关注个人排放交易机制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激励以及鼓励创新的价值,并提出可以基于当前国内多地实行的阶梯电价制度,利用电力系统现有的用户网络和账户系统,建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以降低成本并实现上述价值。在此基础上,就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的配额设定与分配、配额交易以及清缴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绿色电力作为补充电力可以免费获得碳配额以促进绿色消费。同时,比较分析了在居民生活用电交易机制和阶梯电价制度下,不同居民家庭以及电力公司的用电成本(收益),指出了其在形成正确的激励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可以扩展到居民的其他能源消费领域,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个人排放交易。
[Abstract]:Individual emissions trading is considered to be able to promot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ut it is difficult to cover the high cost of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which reduces the public acceptance. We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emissions trading mechanism, to form the right incentives and the value of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to propose a ladder electricity pricing system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in many pla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and realize the above value,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 of househol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user network and account system of the power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quota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 for househol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re set up and distributed.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ssue of quota trading and liquid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at green electricity can get carbon quota free of charge as supplementary power to promote green consump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household electricity trading and the ladder electricity price system. The power costs (benefits) of different households and power companies point out their role in creating the right incentives. Finally, when conditions are ripe,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for househol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energy consumption areas to achieve a more comprehensive individual emissions trading.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碳生产率的中国对外贸易损益分析及战略应对”(编号:7120303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071120032)
【分类号】:F426.61;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红敏;;个人碳排放交易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红敏;;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3期
2 崔铁宁;鲁婷;;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碳交易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黎雪英;;我矿居民生活用电存在问题的分析[J];铜业工程;2009年03期
2 贾艳琴;张永凯;;中国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演变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0期
3 贾曙光;;湖北:建立煤炭供应长效机制[J];当代经济;2006年01期
4 孙王杰;潘淑霞;;SPSS预测模型在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中的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陈国林;崔志平;;“绿政”更应珍视民心[J];环境保护;2010年19期
6 ;成品油价每吨上涨1000元[J];商用汽车新闻;2008年2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磊;;从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看中国城市发展[A];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2008优秀成果选编[C];2008年
2 白贞;简毅文;;北京住宅楼冬春两季生活用电特点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建生 实习生 汪琳;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将调整[N];湖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程颖;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N];平顶山日报;2010年
3 邓书恒 高文昌;企业错峰避峰保居民生活用电[N];石家庄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兴华;黑龙江省实行新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N];东北电力报;2006年
5 记者 牛彦君;甘肃居民生活用电每千瓦时涨2分[N];甘肃日报;2006年
6 记者 马建敏;我省召开调整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听证会[N];河北日报;2006年
7 记者 肖建生;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每千瓦时电提高4分钱[N];湖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韩红新;居民生活用电每度拟上调3分[N];兰州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李月娟 王文华;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拟上调1.89分[N];通辽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黄俊华邋通讯员 许晓平;省电力首保居民生活用电[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颜艳;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量中长期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焦艳燕;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居民生活用电负荷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高坤;城市化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申晓军;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9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6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