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8-03-11 14:00

  本文选题:自然垄断产业 切入点:激励性规制 出处:《辽宁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是在克服传统规制缺陷和局限性基础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传统规制理论、以及以资本回报率为代表的传统规制模式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完全信息的假定和弱激励的缺陷。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揭示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中的“激励问题”,规制契约只能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框架下进行激励性设计,以解决规制失灵问题。由于激励与抽取信息租金的矛盾,难以实现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统一,规制设计必须进行权衡。在实践中,虽然价格上限等激励性规制应用模型对生产效率形成强力激励,但是其在取得良好产业绩效的同时,也带来了被规制企业攫取信息租金、损害消费者剩余等问题,因而激励性规制模式的选择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鉴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及规制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激励性规制改革的方向已经取得共识,而有关激励性规制模式选择和构建方面的研究却很不充分。 激励性规制理论实质上是反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规制契约的设计理论。规制设计受到信息结构、不完美规制者等条件或因素的约束。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创新性地分析了信息约束对规制设计的影响,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制契约设计不仅必须满足参与约束,而且也需要满足激励约束。因为只有激励产业效率不断提高,消费者剩余、配置效率才能最终得到改善和提高。在分析不同规制契约激励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推理,论证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制设计的“两难选择”:激励与抽租。信息租金限制了高强度激励性规制契约绩效,生产(产业)效率与配置效率难以同时获得均衡,只能根据条件加以权衡。规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制目标,而社会福利的内容不仅包括消费者剩余(配置效率)、生产者剩余(产业效率),还应该包含促进产业发展的必要投资、保证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内容。在对规制目标拓展的基础上,提出规制契约激励强度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避免“规制俘获”导致的消费者剩余损失、规制承诺缺失引发的“棘轮效应”问题,也需要考虑投资和质量保证的要求。 激励性规制理论只是为应用模型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更有实践价值的是具有可操作的应用模型。目前,价格上限是应用最广、绩效最好的激励性模式。通过对价格上限规制的分析评价,指出其克服了传统回报率规制的固有缺陷。在这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大安;;产业规制的宏观交易成本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2 熊宇;;食品安全激励性规制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3 杨硕;;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模型的构建及政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4 车圣保;;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特点和弊病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8期

5 申洪亮;;我国天然气价改策略分析与确定[J];中国石化;2011年07期

6 周彦;王家明;;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供给的价格规制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7 于彬;曲文轶;;中俄电力产业规制机构设置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俄罗斯研究;2011年04期

8 徐小燕;孙红梅;李钢;;我国铁路的自然垄断及规制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9 刘群;吴文俊;;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国防工业价格规制[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立;;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杨永忠;;国有企业低效的另一种解释:以自然垄断产业为例[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正明;;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产业及其边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范合君;王文举;;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宇;;风景名胜区规制失灵研究——激励性规制理论的一个应用[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华涛;;我国激励性管制改革对管制体制的需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乐毅;梁雄健;;关于电信资费管制理论的几点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自力;陈富良;;准入规制与技术创新:基于自然垄断行业的经验分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廷惠;;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市场权势和自然垄断[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述英;赵卓;;西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子恢;自然垄断产业不能简单拆分[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皮洪琴;政府管制自然垄断产业的方式亟待改革[N];经理日报;2003年

3 浙江财经学院 王俊豪;自然垄断产业:要形成有效竞争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皮洪琴;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方式应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罗仲伟;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杨晓平;垄断产业向民企开放[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刘黄;电荒过后 说电改[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8 葛星裔 郑力强;对垄断经营工商监管面临三重障碍[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王自力;规制与竞争前沿问题观点综述[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吴强;新能源电力价格规制探讨[N];中国能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昌;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D];辽宁大学;2006年

2 杨永忠;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峰;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复旦大学;2005年

4 雷华;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余化良;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变迁与有效竞争[D];武汉大学;2005年

7 纪流河;中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周慧;内生信息结构下的激励性规制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董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旭晨;公用企业的治理与运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刘艳婷;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常琪;我国天然气产业价格规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陈红星;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Q袷,

本文编号:1598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98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