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素供给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

发布时间:2018-03-11 18:31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切入点:要素供给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体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机制得到更加客观的呈现,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要素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national wealth, the core elements leading to economic growth are also evolving.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diversions and conversions, the existing growth theories are at least as far as the following issues are concerned. It is still impossible to give a complete explanation within a unified framework: 1) the root cause and motive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2) the problem of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growth; (3) the emergence and elimination of externality;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and technology; (5) how to change the system. What role does the government play in economic growth? These problems are the key to unveiling the veil of economic growth. Guided by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inciple, this paper abstracts three core variables: resource endowm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Critically constructed a set of economic growth analysis framework that can accommodate different types of economie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real mechanism of economic growth are more objectively presented. Therefore,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pply of adaptive elem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山西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政府扩张的内在机理研究”(15CJL013),主持人:姬超
【分类号】:F0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1年10期

2 郭福春,阮刚辉;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进程[J];北方经济;2002年05期

3 韩保江;;“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验——评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思路》[J];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4 纪玉山;;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全面审视和有力拓展——评《经济增长理论探索》[J];经济纵横;2009年11期

5 何爱平;;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创新与探索——评《以质量看待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反思》[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李小宁;;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扩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7 杨佳斯;葛敬豪;;浅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四个历史时期主要代表思想[J];商;2011年05期

8 王珂英;张鸿武;;经济增长理论中趋同研究的新进展综述[J];学理论;2012年11期

9 柳循晓;;从经济增长理论看以色列的经济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2期

10 赵艳强;;基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因素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连支;;经济增长中的物质平衡问题探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董瑞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王洪超;;权衡论:基于传统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另类经济增长理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学增;;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雷卫民;;略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7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经济发展成就的反思[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卓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2年

2 梦霖;《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林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坚实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张亚东;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对钢铁工业创新发展的启示[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5 主讲人 夏业良;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我们期望怎样的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李力 编译;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韩秀琪;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平 王宏伟 郑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重要历史使命召唤技术经济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赤天;要着力构建依靠创新而不是模仿的经济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3年

10 刘学敏;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四个转变”[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言顺;论低代价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2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明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邹全胜;要素演进与开放收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孟宵;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祝秀梅;文化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娜娜;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邓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铁牛;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蒋琼;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关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侯建国;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国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何恒远;技术与制度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9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9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