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国富论》的历史世界与理论命题

发布时间:2018-03-30 00:07

  本文选题:国富论 切入点:理论命题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10期


【摘要】:正所有"经典"都有超越时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它致力于阐释超越了特定时代的原理、法则与智慧。也就是说,它必定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思想深度,对事物的本质及其永恒的"自然"有深刻的理解。唯有如此,它才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为一代又一代人所研读,从中获得智识上的启发与收
[Abstract]:All "classics" have universal value that transcends time; it is dedicated to explaining principles, laws, and wisdom that transcend a particular era. That is, it must have great penetration and depth of thought. There i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and their eternal "nature".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stand the test of time, be studied by generations of generations, and receive intellectual inspiration from it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F09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羽;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J];成人高教学刊;2000年03期

2 龚小刚;;书籍与社会:1776—1790年《国富论》在英国的传播[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8期

3 吴薇;雷玉祥;;浅说《国富论》[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11期

4 王宏昌;国富论之续编[J];读书;1999年09期

5 张大军;自利·他利·互利——重读《国富论》与斯密话“三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6 郭波,辛立国,单文博;解读斯密——试析《国富论》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尹伯成;;斯密理论在中国影响的三个阶段——为《国富论》问世二百三十周年而作[J];探索与争鸣;2006年04期

8 莎日娜;额尔敦扎布;;《国富论》的中国观——纪念《国富论》出版230周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杨成乐;吴玲;;《国富论》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王秀丽;黑广菊;;《国富论》对十三——十八世纪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章武;黎诣远;;《国富论》 《独立宣言》230周年感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吴宇晖;;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为《国富论》出版23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李,

本文编号:1683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83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