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
本文选题: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 切入点:碳金融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升温。那么,气候问题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无必然联系?碳金融的实施是否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碳金融又是什么?碳金融的参与者有哪些?什么是碳金融资产?如何确定碳金融资产的价格?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符合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而且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特别是碳金融资产定价的问题。如何确定碳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是碳金融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亦是碳金融研究必须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解决碳金融资产均衡价格的确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碳金融资产均衡价格的研究,发现碳金融市场的一般规律,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价格参考,最大限度的帮助我国企业掌握碳金融市场谈判的主动权。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研究的逻辑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界定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阐述本文研究的逻辑结构,以及论文可能的贡献。 第二部分为文献评述,从碳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权的贸易、碳排放权的定价方面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国际强制性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国际自愿性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全球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的角度解析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从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类型分布、行政区划分布以及我国碳金融交易所建设情况的角度解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第四部分为碳金融资产的定价模型及应用,构建了碳金融现货资产的GARCH定价模型,并对碳金融现货资产的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构建了碳金融期货资产的DSEM定价模型,并对碳金融期货资产的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构建了碳金融期权资产的Black-Scholes欧式看涨期权和欧式看跌期权定价模型,并对碳金融期权资产的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第五部分为结论,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①国际碳金融市场以配额型交易为主,以项目型交易为辅;②国际碳金融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以期货交易为辅,同时兼有期权交易;③全球自愿碳金融交易方面,自愿碳金融交易开始从场外交易转入交易所交易,但双边交易开始从交易所交易转入到场外交易;④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方,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居全球首位,欧洲发达国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主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用于削减能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欧洲能源交易所欧盟排放权配额现货价格的波动分析表明:①现货价格的波动呈现尖峰厚尾的形态,拒绝服从未知均值和未知方差的正态分布零假设;②现货价格具有长记忆性;③现货价格波动是非平稳的,而现货价格对数收益率的波动是平稳的;④现货价格波动存在条件异方差;⑤现货价格波动具有自相关性。 欧洲气候交易所欧盟排放权配额、核证减排量每日期货价格波动的分析表明:①期货价格的波动呈现尖峰厚尾的形态,欧盟排放权配额每日期货价格服从未知均值和未知方差的正态分布零假设,核证减排量每日期货价格拒绝服从未知均值和未知方差的正态分布零假设;②期货价格波动是非平稳的,而期货价格对数收益率的波动是平稳的;③欧盟排放权配额每日期货价格受核证减排量每日期货价格、滞后2阶欧洲能源交易所的欧盟排放权配额现货价格、欧洲BlueNext交易所的欧盟排放权配额现货价格影响;④核证减排量每日期货价格受欧洲BlueNext交易所的核证减排量现货价格、滞后2阶欧洲能源交易所的欧盟排放权配额现货价格影响;⑤期货价格波动具有一阶自相关性。 碳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的构建及预测表明:①GARCH定价模型适用于碳金融现货资产的定价;②DSEM定价模型适用于碳金融期货资产的定价;③Black-Scholes欧式看涨期权和欧式看跌期权定价模型适用于碳金融期权资产的定价;④上述定价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碳金融资产的价格走势。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①将GARCH定价模型应用于碳金融现货资产的定价,发现碳金融现货资产的价格波动存在条件异方差;②将DSEM定价模型应用于碳金融期货资产的定价,发现了碳金融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关系;③将Black-Scholes欧式看涨期权和欧式看跌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碳金融期权资产的定价。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F279.2;F224;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纯;蒋传文;;期权交易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8年05期
2 裘春晗;;支付存贮费用的农产品期权定价模型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楚尔鸣;做市商及其定价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4 李虹;我国电信网络接入费Ramsey-Boiteux定价模型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5 刘丹红,张世英,苏为东;马尔科夫转换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最大似然估计[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孙峰,宋力;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实证检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司训练,陈金贤;水资源层次定价的理论模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朱世武;邢丽;;我国次级债券的定价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10期
9 郭兴义;;混合衍生产品设计之五 混合衍生产品定价模型选择[J];中国外汇;2006年07期
10 江荣华;;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炜;;基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振全;陈守东;;股票基本定价与定价模型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宏达;汪定伟;;不确定易腐时间商品的定价模型研究[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定价模型[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高莹;李自然;齐晓楠;;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检验的碳交易市场期现货价格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琳;卓强;;基于DFA方法的我国洪水保险定价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7 李伯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8 范为;房四海;;金融危机中的黄金定价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蒲实;;水资源价格定价模型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傅书勇;孙淑军;;统一采购条件下基本药物的定价模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立锋 吴育平;影响窝轮价格的因素[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任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小幅上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蒋家华;白糖后市依然扑朔迷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新华社环球财经专线 梁颖;现货价格稳中有升 期货行情减仓上行[N];粮油市场报;2006年
5 施海;维持跌势[N];期货日报;2007年
6 李可;内外背离 糖价强势中藏变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卢进;白糖期价“焦点” 转向现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朱耀才;豆油 短期面临调整[N];期货日报;2008年
9 孙长艳;棉粕交投转淡短期市场强势不改[N];粮油市场报;2008年
10 中国大豆网 孙博;棕榈油:“破冰之旅”困难重重[N];粮油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凤杰;作物保险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吴桥;现货价格波动下原材料最优采购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建辉;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特征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种晓丽;基于消费者价值的移动服务定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谭治国;博弈均衡定价模型[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吴鑫育;权证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张敏;股指期货套利与套期保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炜;资产误定价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耘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李帅;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薛涛;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定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3 高杰;现阶段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定价模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刘星海;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汤超;双向违约风险下的货币互换定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秀芳;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7 佟小丽;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8 吴建伟;商业银行产品定价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9 何利娟;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模式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刘君;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4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9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