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市场中“马太效应”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04 16:09

  本文选题:马太效应 切入点:消费者选择 出处:《重庆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摘要】:市场中的“马太效应”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但是研究它的人却并不多。从能够查到的国内外资料来看,研究只侧重于市场结构的描述分析,对成因进行分析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对市场中“马太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市场中“马太效应”的定性描述,主要描述市场中“马太效应”的成因;第二部分:对市场中“马太效应”的模型分析,根据成因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第三部分:对休闲服市场“马太效应”的实证分析,对模型实用意义进行试验检验。 本文的主要结论集中在第2到4章: 第2章从“马太效应”的描述文章中,提炼了四个产生市场中“马太效应”的原因,并给出了对市场中“马太效应”的参考定义,,给出了差异导致了“马太效应”,市场中资源配置差异、厂商经营能力差异、消费者选择差异与市场规则是导致市场中出现“马太效应”原因的结论。 第3章构建了一特定偏好序细分市场的模型并给出了比较完整的解结构。证明要使细分市场中不出现“马太效应”的结果,必须满足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不存在差异,这证明了“差异导致‘马太效应”’的结论,而且得出另外一个相关的结论:消费者选择上的无差异导致了多种资源消耗结构。 第4章重点讨论了偏好序与市场结构及“马太效应”的关系。在模型的解结构中,得出了当某类商品市场中偏好序种数小于该市场中同类商品种数且不考虑收入约束或收入约束不明显时,必然会出现“马太效应”,部分商品的生产商会被淘汰出局的结论。这一个结论对“马太效应”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real life, but few people study it.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ata we can find, the research only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few article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form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 the main description of the causes of 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 the second part: the model analysis of 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The third par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Matthew effect" in casual wear market, and tes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l.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focus on chapters 2 to 4:Chapter 2 abstracts four reasons of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Matthew effect", and gives the reference definition of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 and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leads to the "Matthew effect".Differences in resource allocation, firms' operating ability, consumer choice and market rules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Matthew effect" in the market.In chapter 3, we construct a model of a particular preference order subdivision market and give a complete solution structure.To prove that the result of the "Matthew effect" does not appear in the market segment, we must satisf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modity and the consumer, which prov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ifference leads to the "Matthew effect".Another relevant conclusion is that no difference in consumer choice leads to a variety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structures.Chapter 4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ference order, market structure and Matthew effect.In the 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preference order species in a commodity market is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similar commodity species in that market and no income constraints or income constraints are considered, the "Matthew effect" will inevitably occur.The conclusion that some producers of commodities have been eliminated.This conclusion is instructive for the prediction of Matthew effe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0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崇;赵金楼;;电子商务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偏好的量化研究[J];软科学;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峰;;审稿中的“马太效应”与非理性思维[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明顺;李鹏阳;李言;;产品总体方案评价与选择的一种群决策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戴金符;;DEA方法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琼;贾晋京;;社会选择的立宪含义[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杨雷;席酉民;;模糊判断与群体决策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宏伟 福州指挥学院;新兵管理谨防“马太效应”[N];人民武警;2008年

2 陈众议;话语、经典及“马太效应”[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包中庆;书坛“马太效应”抑止浅说[N];美术报;2005年

4 ;重庆楼市凸显“马太效应”[N];重庆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左延鹊;冰箱产业走强 整合加剧“马太效应”凸显[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淼;西部开发如何克服“马太效应”[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现代家庭》杂志社副社长 郗选;期刊的“马太效应”与对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马太效应”为石狮珠宝市场“画像”[N];中国矿业报;2004年

9 彭兴庭;“从教致贫”拷问教育财政公平[N];长春日报;2005年

10 傅勇;让慈善成为和谐社会的内在稳定器[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正;基于词典排序的群体理性聚合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2 尉伟峰;幂律现象和选择行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勇;铁路调度综合评价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扶元广;基于相对重要性的社会选择研究及在中国基层选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黄深泽;群决策理论相关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靖可;技术灾害应急响应群决策方法研究与技术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7 张筱风;西藏财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邹艳;基于不同个体偏好表现形式的多阶段投票选择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张岚东;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庆;市场中“马太效应”探析[D];重庆大学;2004年

2 习鹏;动态群决策偏好演化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亚娟;从“马太效应”看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均衡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叶;项目承包商评价选择及任务分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陶敏;企业营销绩效评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6 张成;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丽;铁路集装箱站设备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静;NGI中支持ABC的智能切换决策机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9 田野;基于PSO的ABC支持型QoS切换管理机制的研究与仿真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10 侯勇;个人慈善行为的伦理动因及其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0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710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