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架构——基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文本的分析
本文选题:经济危机 + 买和卖相分离 ; 参考:《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摘要】: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严整的学理逻辑架构。商品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商品的二因素使其天然包含买和卖相分离的可能。马克思剖析了商品内在的这一矛盾,并延伸到市场层面,解析了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进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经济危机的真实逻辑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家无休止追求剩余价值而极力扩大资本的生产,货币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原因。要想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唯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bstract]:Marx's theory of economic crisis has a strict logical framework of theory. Commod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Marx to construct his theory of economic crisis because the two factors of commodity naturally contain the possibility of separating buying from selling. Marx analyzed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 of commodities and extended to the market level, and analyzed the two abstract forms of economic crisis, and then further studied the real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and economic crisis. Marx pointed out that the root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crisis lies in the capitalists' endless pursuit of surplus value and their efforts to expand the production of capital. The currency crisis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economic crisis rather than the cause. If we want to get rid of the economic crisis, we must change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bolish the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and eliminate the basic capitalis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private possess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文本研究”(12YJC710030)
【分类号】: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钧,刘凤义;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1年06期
2 张旭;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把握:未竟的事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4 葛颖波;与时俱进、继承创新:邓小平理论的优秀品质——兼比较邓小平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8期
5 樊端成;高校马克思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6 伍装;理解现代马克思经济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8期
7 刘建其;;对马克思经济学若干误解的评析[J];江汉论坛;2006年02期
8 ;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两点误解[J];学术界;2006年04期
9 许彬;;马克思经济学的优越性及其方法论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贾后明;;批判与构建:马克思经济学的两难[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培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毅;;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想比较——兼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炳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继国;;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9 朱富强;;如何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异化观:从社会分工到收入分配再到社会制度的三层次剖析[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其庆;;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金融全球化[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早霞;马克思经济学的当代价值[N];山西日报;2014年
3 程恩富;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与创新》[N];人民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于春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10个问题[N];人民日报;2013年
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轨迹[N];光明日报;2014年
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结构[N];光明日报;2014年
7 彭丽红;努力把握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真谛[N];人民日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优势[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刚;程恩富: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代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木土;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继承和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毅;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D];厦门大学;2004年
4 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阴琼琼;以《经济哲学》难题解答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敬寿;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现代意义[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3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萌;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关系[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张亚峰;马克思经济学的汇率决定理论[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内在结合[D];河南大学;2007年
7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丽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79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87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