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农地公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制度保障——重读马克思土地所有制思想

发布时间:2018-05-26 13:15

  本文选题:土地所有制 + 粮食安全 ; 参考:《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战略只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恰是产粮之地越来越少、藏粮之地越来无的过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保障耕者有其田,生产效率与生产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必然要求不断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私有化保障耕者有其田违背了土地所有制的正义要求;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阻碍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恢复小农土地私有制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如是说启示我们,农地公有才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根本制度保障。
[Abstract]:Grain production is a strategic industry which is stable and stable in the world. The basic strategy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China can only be "storing grain in local areas" and "storing grain in technology". Marx pointed out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ownership of capitalist land is precisely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less and less land for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land where grain is store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void; land privatization cannot guarantee the farmland of the tiller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ize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deny the privat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to ensure that the tiller has his field through privatization violates the just request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land. Private ownership of capitalist land has fundamental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 of land for small farmers is even more detriment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rx said that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agricultural land is the fundamental system guarantee of "storing grain in land" and "storing grain in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CZX070) 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16YBA110)
【分类号】:F091.91;F30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荣;;浅谈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J];经济问题探索;1987年01期

2 郝毅生;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J];中国土地;1999年09期

3 李蔚;略论西夏的小农土地所有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4 司俊;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邓伟志;土地所有制仍是农民问题的牛鼻子[J];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6 邓伟志;;土地所有制仍是农民问题的“牛鼻子”[J];理论参考;2004年04期

7 唐在富;;完善我国土地所有制和产权结构的几点思考[J];财政研究;2007年01期

8 邱红梅;定光平;;马克思对古代土地所有制度变迁认识的渐进性[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彭光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形式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1期

10 刘书增;冯书先;;近代英法土地所有制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冠兰;;浅议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木佳;土地所有制度应该多元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华生;集体土地所有制向何处去[N];中国证券报;2014年

3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鲁克俭;马克思写作《历史学笔记》的动因[N];北京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谋定而后动让改革走得更稳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吴平 徐卫红;抚州农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N];抚州日报;2011年

6 黄继宗(作者单位:中央正宁县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N];陇东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凤娇;阿提卡的德莫与土地所有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范静静;马克思恩格斯的小农改造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7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937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