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31 19:27
【摘要】: 本文从辩析腐败的概念及分析我国腐败现状入手,将本文研究的范围框定在“系统性腐败”的范围之内。对应于系统性腐败的核心部份,即“拥有行政权威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公共权力的滥用”,,运用寻租理论从政府创租、企业以贿赂方式寻租、腐败的博弈均衡三个方面对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政府创租是腐败之源,并分析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以贿赂方式寻租模式上的区别。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构筑合理的制度结构,以制度安排制约腐败并将其控制在社会容忍范围之内的观点。制度安排可分为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两大类,在对两者制约腐败的方式和功能进行理论分析后,提出了制约腐败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62.6
本文编号:2521525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62.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覃盛华;民营银行产权优势的理论与实证解析[D];中南大学;2005年
2 郭圣彬;村务管理的乱象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1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52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