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的多元动态供给及政府角色定位
本文关键词:社会福利的多元动态供给及政府角色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英国工党执政,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图,开始探索福利国家模式的社会福利制度,使社会福利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福利作为国家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涨”时期,福利国家面临危机,学界关于福利国家的讨论也更加热烈。社会学界学者提出福利多元主义,福利社会化:经济学界以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学派提出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寻找福利国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经典的公共物品理论,借鉴社会学中的福利多元主义,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首先论证了社会福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并结合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的理论分析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进而,通过分析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中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一政府、市场、慈善组织、第三部门的存在证明了社会福利多元供给的事实,而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中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又引出了多元主体的选择和变迁的问题。到底多元主体如何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对此,本文吸收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观点,从公共物品的性质变化、人的需求变化和制度等变化的视角总结出供给主体选择的原则主要依据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平和效率等因素。在确定了供给主体的选择原则后,文章以静态视角继续分析了各供给主体供给的边界和方式以确定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中各主体供给的方式和边界。本文最后一章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多元主体间存在的竞争、合作的矛盾关系,进而确立了政府在社会福利多元供给中的角色是监督、调控、规范和协调。
【关键词】:社会福利 政府 市场 第三部门 社会福利多元供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1.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一、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11-14
- (一) 社会福利的概念研究11-13
- (二) 供给的内涵分析13-14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一) 研究思路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三、文献综述15-18
- (一) 福利多元主义的解析15-16
- (二) 社会福利供给研究16-18
- 第二章 社会福利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分析18-26
-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分类18-23
- (一) 公共物品概念18-20
- (二) 公共物品的特征20-21
- (三) 公共物品的分类21-22
- (四) 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分类22-23
- 二、社会福利的公共物品性质23-26
- (一) 社会福利的概念23
- (二) 社会福利的特征和功能23-24
- (三) 社会福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24-25
- (四) 社会福利分类25-26
- 第三章 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26-41
- 一、社会福利的政府供给26-28
- (一) 社会福利政府供给的理论分析26-28
- (二)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与公平分析28
- 二、社会福利的市场供给28-34
- (一) 社会福利市场供给的理论分析29-31
- (二) 市场供给的影响因素31-32
- (三) 市场供给的效率与公平分析32-33
- (四) 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分合”33-34
- 三、社会福利的第三部门供给34-38
- (一) 第三部门的概念与特点35-36
- (二) 社会福利第三部门供给的理论分析36-37
- (三) 志愿失灵37-38
- 四、联合供给—纳什均衡38-41
- 第四章 福利国家发展中多元的关系——历史的视角41-48
- 一、国家角色初显41-43
- (一) 济贫法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41-43
- (二) 济贫法时期社会福利的特点43
- 二、国家角色凸显43-45
- (一) 社会保险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43-44
- (二) 社会保险时期社会福利的特点44-45
- 三、国家角色成长成熟45-47
- (一) 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45-46
- (二) 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特点46-47
- 四、国家角色反思47-48
- (一) 福利国家危机47
- (二) 国家角色调整47-48
- 第五章 多元的供给方式及边界48-60
- 一、供给主体确定的原则48-53
- (一) 公共物品的动态变化48-49
- (二) 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49-52
- (三) 供给原则下的社会福利分类52-53
- 二、政府供给的边界及方式53-56
- (一) 社会福利政府供给的边界53-54
- (二) 政府供给的方式54-56
- 三、市场供给的边界及方式56-58
- (一) 社会福利市场供给的边界56-57
- (二) 市场供给的方式57-58
- 四、第三部门供给的边界及方式58-59
- (一) 社会福利第三部门供给的边界58
- (二) 第三部门供给的方式58-59
- 小结59-60
- 第六章 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及政府角色定位60-69
-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60-62
- (一) 多中心治理理论简述60-61
- (二) 多中心治理与福利多元主义61-62
- 二、各供给主体间的竞争关系62-65
- (一) 竞争何以存在62-63
- (二) 竞争关系分析63-64
- (三) 合作何以存在64-65
- (四) 合作关系分析65
- 三、多中心供给结构中政府角色定位65-69
- (一) 竞合关系中政府的中心作用66-67
- (二) 竞合关系中政府的监督、支持作用67-69
- 参考文献69-74
- 致谢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供给机制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兰莉;;社会福利供给中政府的职能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3 ;自然资源学报第24卷(2009年)总目次[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12期
4 王家峰;;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5期
5 李凤月;;社会福利提供主体多元化的经济学原理及启示[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6 骆永民;;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公共物品提供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7 吴伟;;慈善捐赠、公共物品的自愿提供与非营利组织[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8 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年01期
9 李春龙;;试论我国社会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化转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继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定的“国际惯例”及其中国版涵义[J];学术界;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萌;中国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的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多成;福利多元视角下的基督教会福利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福利的多元动态供给及政府角色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