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5:02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一般规律的揭示表明: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的关键阶段,重新审视和研读《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显得尤为必要,将其中的工业观点运用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之中,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能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指引。在引言中介绍了开展本次课题的原因及重要性,同时,关于国内外马克思工业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背景,主要从其产生的经济、阶级、思想因素方面进行了分析,这是下文论述其中的工业思想的前提。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主要包括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揭示了工业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合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主要从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机器的广泛应用等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关于工业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合分析,一方面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的社会影...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背景
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展
2.2 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
2.3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内容
3.1 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3.1.1 工场手工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3.1.2 机器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工业革命
3.2 揭示了工业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
3.2.1 工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3.2.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批判
3.2.3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3.3 揭示了工业发展的影响
3.3.1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3.3.2 改变民族关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3.3.3 推动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3.3.4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第4章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4.1.1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4.1.2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4.2 《共产党宣言》中工业思想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4.2.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4.2.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2.3 大力发展科技
4.2.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阶段特征、比较优势演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J]. 高丽娜,蒋伏心. 经济学家. 2018(02)
[2]马克思工业化道路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学习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思考[J]. 王英. 经济问题. 2017(12)
[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与路径[J]. 杜朝晖. 经济纵横. 2017(05)
[4]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J]. 梁树发,李德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3)
[5]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J]. 胡鞍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结构性问题依然是当前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J]. 刘元春. 求是. 2016 (15)
[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新驱动作用机制研究[J]. 员宁波. 改革与战略. 2016(07)
[8]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成就、新问题与新发展[J]. 王蓉. 岭南学刊. 2016(02)
[9]《共产党宣言》与当代社会主义全球化[J]. 张雷. 理论探讨. 2016(01)
[10]论《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J]. 艾新强. 改革与战略. 2014(04)
本文编号:3213661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背景
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展
2.2 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
2.3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内容
3.1 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3.1.1 工场手工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3.1.2 机器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工业革命
3.2 揭示了工业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
3.2.1 工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3.2.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批判
3.2.3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3.3 揭示了工业发展的影响
3.3.1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3.3.2 改变民族关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3.3.3 推动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3.3.4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第4章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4.1.1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4.1.2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4.2 《共产党宣言》中工业思想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4.2.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4.2.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2.3 大力发展科技
4.2.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阶段特征、比较优势演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J]. 高丽娜,蒋伏心. 经济学家. 2018(02)
[2]马克思工业化道路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学习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思考[J]. 王英. 经济问题. 2017(12)
[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与路径[J]. 杜朝晖. 经济纵横. 2017(05)
[4]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J]. 梁树发,李德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3)
[5]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J]. 胡鞍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6]结构性问题依然是当前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J]. 刘元春. 求是. 2016 (15)
[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新驱动作用机制研究[J]. 员宁波. 改革与战略. 2016(07)
[8]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成就、新问题与新发展[J]. 王蓉. 岭南学刊. 2016(02)
[9]《共产党宣言》与当代社会主义全球化[J]. 张雷. 理论探讨. 2016(01)
[10]论《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J]. 艾新强. 改革与战略. 2014(04)
本文编号:3213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1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