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市场化及定价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9:02
本文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市场化及定价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是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责任保险开始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研究,得出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启示。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研究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内涵,其中包括保险和责任保险的涵义、环境责任保险涵义以及产生、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以及职能。以及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更好的认识了环境责任保险,以及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市场现状分析,发现了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以及高风险企业三者之间的博弈,并借此指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状况与问题分析,为我国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指出了途径与分析了障碍。在保险产品的市场分析方面,不仅分析了环境责任保险产品定价的难点,而且通过对市场调研的目标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问卷模式,以及数据方案和数据容量的敲定,收集市场调研样本,样本分析,撰写了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设计市场调研报告。通过对国外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选择进行对比,得出我国适合的模式选择建议,从而对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进行设计,以环境责任保险单,即保险合同为最终产品,它由环境责任保险合同和保险条款构成;最后本文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进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实证分析,通过比较精算定价模型和金融定价模型,确定了本文需要的主要的定价模型,为环境责任保险产品定价的厘定给出了很好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 保险模式 定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42.69;X19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引言7-14
- 1.1 研究背景7
- 1.2 国内外环境责任保险研究发展7-10
- 1.2.1 环境责任保险研究7-9
- 1.2.2 定价模型研究9-10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10-11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拟解决的主要难点11
- 1.4 研究方法11-13
- 1.5 技术路线图13-14
- 第二章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14-23
- 2.1 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内涵14-16
- 2.1.1 保险和责任保险的涵义14
- 2.1.2 环境责任保险涵义以及产生14-15
- 2.1.3 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15
- 2.1.4 环境责任保险的职能15-16
- 2.2 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6-22
- 2.2.1 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分析16-20
- 2.2.2 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可行性分析20-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产品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23-48
- 3.1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市场分析23-24
- 3.1.1 监管部门:试点虽早,成效不大23-24
- 3.1.2 保险公司:费率难厘定,承保风险大24
- 3.1.3 企业:出于对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承保24
- 3.2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状况与问题分析24-25
- 3.3 我国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途径与障碍分析25-26
- 3.4 环境责任保险产品定价的难点26-29
- 3.4.1 风险评估26-27
- 3.4.2 保险金额难以确定27
- 3.4.3 污染事故的损失难以计算27-28
- 3.4.4 原始数据不多28-29
- 3.5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设计的市场调研29-32
- 3.5.1 确定市场调研的目标方案29
- 3.5.2 问卷设计29
- 3.5.3 确定抽样方案和样本容量29
- 3.5.4 市场调研报告29-32
- 3.6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设计32-46
- 3.6.1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的比较32-37
- 3.6.2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选择37
- 3.6.3 环境责任保险内容设计37-46
- 3.7 本章小结46-48
- 第四章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责任保险产品定价的实证分析48-61
- 4.1 样本的选取与处理48
- 4.2 损失计算48-53
- 4.2.1 环境污染损害范围48-49
- 4.2.2 环境污染损害的评估方法49-52
- 4.2.3 损失计算结果52-53
- 4.3 B-S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研究53-57
- 4.3.1 金融定价模型介绍53-55
- 4.3.2 B-S定价模型计算55-57
- 4.4 非寿险精算定价模型的应用研究57-60
- 4.4.1 非寿险模型介绍57-58
- 4.4.2 非寿险模型计算58-60
- 4.5 结果分析60-6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5.1 研究结论61
- 5.2 本文创新61
- 5.3 不足之处61-62
- 5.4 展望未来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表66-70
- 学术成果简介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爽;浅谈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构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燕燕;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3 贾爱玲;环境责任保险的运作机制[J];四川环境;2003年02期
4 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企业热线[J];环境导报;2003年03期
6 王晓辉;;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构[J];环境教育;2008年02期
7 任以顺;柳琳;;环境责任保险: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社会化的最佳途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杨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8年S1期
9 ;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概况[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06期
10 张晏;赵东晴;袁巍;舒e,
本文编号:336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