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排污治理是营造和谐生存环境的必然途径,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经验表明,相比行政命令和税收手段,排污权交易机制更能在保障财富创造的前提下,最大化社会效益。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在多个省市开展试点,建立了二氧化硫(S02)、化学需氧量(COD)、氮等主要污染物的交易平台。但在试点交易中普遍存卖家稀缺、交易量稀少等交易不活跃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政府采取行政“拉郎配”等手段进行推动,这种方式易产生权力寻租,易导致出现市场势力。学术界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这体现为政策建议等浅层研究较多,制度层面的深入研究较少。针对这些研究不足,本研究认为应当采用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来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以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其原因依赖以下三方论据:(1)根据微观结构理论,排污权二级市场的交易制度未能使价格机制有效调节供求关系,是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失灵、流动性欠缺的深层制度性原因。(2)在排污权证标准化水平、专业交易机构参与度均较低的环境下,以集合竞价为主的交易机制缺乏弹性,不利于价格的发现,也无法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引入专业交易机构——做市商,能够缓解这些弊端。目前我国的排污权交易试点中,排污权交易效率较高的嘉兴市通过排污储备中心储备指标以促进交易的做法就具有做市商交易的影子。(3)做市商作为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的价值,在实证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均表明,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在金融市场上能够显著提升市场交易效率。但是由于排污权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固有的差异性,在对待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的态度上,坚决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做市商报价交易的运行机制,深入评价做市商报价交易的有效性及长期演化效率,从而制定恰当有效的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以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基于此研究目的,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构建基于做市商报价交易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做市商最优报价的形成机制,通过制度成本模型比较采用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的有效性,使用模拟仿真方法分析排污交易市场的长期演化效率。模型推导与仿真研究结论包括:(1)边际信息成本、边际污染治理成本、排污权证的初始分配会影响做市商的报价交易行为,其中边际信息成本、边际治理成本是构成报价价差的核心要素。当信息成本过高、排污权证初始分配极度不均时,会导致市场交易无效率。(2)在大规模市场中,做市商报价交易比竞价交易更能节约信息成本,因此实施做市商报价交易应当首先提升排污企业的交易意愿,这包括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交易的激励机制等。(3)做市商报价交易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在价格波动剧烈、存在市场势力等多种环境中提升市场流动性。(4)价差的增大会降低系统收益,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应限制做市商的报价幅度,根据模拟的结果,价差应控制在20%以内。根据模型与仿真研究结论,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做市商交易的经验,本文设计出一套保障做市商报价交易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具体包括:做市商的资质制度、做市商的激励制度、做市商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做市商的监管制度等,这就为排污权交易市场实施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做市商 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定价 微观结构 模拟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X196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1 绪论14-42
- 1.1 研究背景14-18
- 1.2 文献综述18-36
- 1.2.1 排污权交易效率研究18-25
- 1.2.2 排污权交易中的做市商制度研究25-32
- 1.2.3 排污权定价研究32-36
- 1.3 研究目的36-3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37-39
- 1.4.1 研究内容37-38
- 1.4.2 研究方法38-39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39-41
- 1.5.1 研究框架39-40
- 1.5.2 技术路线40-41
- 1.6 研究创新41-42
- 2 理论基础42-46
- 2.1 外部性经济理论42-43
- 2.2 微观结构理论43-46
- 3 做市商报价制度与排污权交易适用性的理论分析46-58
- 3.1 排污权交易产生的条件分析46-50
- 3.1.1 完全信息环境下的条件分析47-49
- 3.1.2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条件分析49-50
- 3.2 当前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弊端50-52
- 3.2.1 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50-51
- 3.2.2 排污权交易中心功能建设滞后51-52
- 3.3 做市商报价交易的适用性分析52-56
- 3.3.1 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的交易模式分析52-54
- 3.3.2 做市商报价对排污权交易产生的促进作用机理分析54-55
- 3.3.3 做市商报价制度下的交易成本比较55-56
- 3.4 主要分析结论56-58
- 4 做市商报价交易中的三方博弈模型与制度成本模型58-70
- 4.1 基本假设与变量定义58-60
- 4.1.1 基本假设59
- 4.1.2 做市商行为变量定义59-60
- 4.1.3 交易企业行为变量定义60
- 4.2 做市商报价交易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60-65
- 4.2.1 基本模型60-62
- 4.2.2 做市商的最优报价策略62-65
- 4.2.3 结论与建议65
- 4.3 做市商报价制度的制度成本模型65-70
- 4.3.1 做市商报价市场的社会污染治理总成本65-67
- 4.3.2 做市商报价市场的交易总成本67-68
- 4.3.3 结论与建议68-70
- 5 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下的排污权交易模拟仿真70-104
- 5.1 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下的排污权交易复杂性分析70-71
- 5.2 基于AGENT的做市商报价交易系统实验模型71-74
- 5.2.1 实验环境72
- 5.2.2 模型假设72-73
- 5.2.3 模型参数设置73
- 5.2.4 模型构建73-74
- 5.3 排污权交易仿真系统设计74-86
- 5.3.1 模型组件74-78
- 5.3.2 模拟初始值的设定78-79
- 5.3.3 模拟仿真程序设计79-86
- 5.4 仿真模拟运行结果分析86-89
- 5.5 仿真系统优化实验89-102
- 5.5.1 市场需求方差对做市商交易的影响89-91
- 5.5.2 价差幅度对做市商交易的影响91-95
- 5.5.3 企业竞争对做市商交易的影响95-100
- 5.5.4 利润波动对做市商交易的影响100-102
- 5.6 仿真研究结论102-104
- 6 优化排污权交易的做市商报价交易制度设计104-108
- 6.1 做市商的准入制度104
- 6.2 做市商参与排污权初始分配定价制度104-105
- 6.3 做市商自有指标的获取制度105
- 6.4 基于做市商报价的二级市场交易制度105-106
- 6.5 做市商的激励制度106
- 6.6 做市商的约束与监管制度106-108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108-112
- 7.1 主要研究结论108-109
- 7.2 研究展望109-112
- 参考文献112-118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8-122
- 学位论文数据集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国宏;;基于做市商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志娟;;柜台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成本分析:经济学视角诠释[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李学峰;;国际资本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制[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姚玮;兰晓鹏;;探讨做市商制度的信息披露[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周乃敏;杜雨辰;潘凤云;;做市商制度对二板市场的支持作用及评价决策模型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秋夫;做市商制度[N];证券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陈继先;债券做市商新制度即将推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郭茹;交易仅占33%做市商“做市”不积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郭茹;银行间外汇做市商增至22家[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王智;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准入标准降低[N];经济日报;2007年
6 张卫星 沈炜;对黄金做市商模式的解析(上)[N];中国黄金报;2006年
7 徐思佳;央行降低做市商准入标准[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管圣义;完善国债做市商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9 周科竞;做市商制度不适合新三板[N];北京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杰;“灰色”做市商[N];中国经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俊;做市商制度下市场稳定的条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罗国宏;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姚秦;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2 王鑫;做市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栩;做市商监管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何涛;做市商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姝;新三板做市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黄伟东;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市场流动性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7 刘源;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娟;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法律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杨文杰;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杨晓瑜;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做市商报价制度的排污权交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