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经济地理学多地区异质结构的量化分析: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1-09-19 12:32
近年来由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人们得以建立多地区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产品、要素以及技术在地区间的流动摩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结合现实数据做出更准确的量化估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新新经济地理学。本文通过梳理发现,新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文献基本是在Eaton和Kortum(2002)多地区模型的生产和市场结构两个设定基础上进行延展,从而与生产网络、市场结构、全球价值链、人口流动、空间规划、搜寻摩擦以及动态决策等领域产生联系,拓宽了经济运行的解释渠道和政策制定的工具空间。我们试图归纳出新新经济地理学在各方向的发展脉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19,42(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多地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三 多地区新新经济地理学综述
(一)生产网络
(二)市场结构
(三)全球价值链
(四)人口流动
(五)空间规划
(六)搜寻摩擦
(七)动态最优
1.技术演化。
2.跨期移民。
3.跨期资本流动。
四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房价、迁移摩擦与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模型与结构式估计[J]. 刘修岩,李松林. 经济研究. 2017(07)
[2]城市规模与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基于城市生产率与宜居度差异的定量分析[J]. 杨曦. 经济学(季刊). 2017(04)
[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选择[J]. 陈雯,苗双有. 经济研究. 2016(08)
[4]“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杨开忠,董亚宁,薛领,刘安国,徐梓原,杨书.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5)
[5]区域科学的兴衰、新经济地理学争论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方向[J]. 张可云. 经济学动态. 2013 (03)
[6]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 财经科学. 2012(04)
[7]新经济地理、产业布局与国际分工:一个文献综述[J]. 盛斌,王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8]新经济地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J]. 冷志明. 经济学动态. 2010(06)
[9]契约制度与产业集聚:基于中国的理论及经验研究[J]. 王永进,李坤望,盛丹. 世界经济. 2010(01)
[10]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的研究与应用[J]. 李春洋. 学习与实践. 2007(04)
本文编号:3401620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19,42(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多地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三 多地区新新经济地理学综述
(一)生产网络
(二)市场结构
(三)全球价值链
(四)人口流动
(五)空间规划
(六)搜寻摩擦
(七)动态最优
1.技术演化。
2.跨期移民。
3.跨期资本流动。
四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房价、迁移摩擦与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模型与结构式估计[J]. 刘修岩,李松林. 经济研究. 2017(07)
[2]城市规模与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基于城市生产率与宜居度差异的定量分析[J]. 杨曦. 经济学(季刊). 2017(04)
[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选择[J]. 陈雯,苗双有. 经济研究. 2016(08)
[4]“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杨开忠,董亚宁,薛领,刘安国,徐梓原,杨书.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5)
[5]区域科学的兴衰、新经济地理学争论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方向[J]. 张可云. 经济学动态. 2013 (03)
[6]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 财经科学. 2012(04)
[7]新经济地理、产业布局与国际分工:一个文献综述[J]. 盛斌,王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8]新经济地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J]. 冷志明. 经济学动态. 2010(06)
[9]契约制度与产业集聚:基于中国的理论及经验研究[J]. 王永进,李坤望,盛丹. 世界经济. 2010(01)
[10]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学新学科的研究与应用[J]. 李春洋. 学习与实践. 2007(04)
本文编号:340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0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