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
发布时间:2017-05-04 10:03
本文关键词: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两百多年的工业化扩张,使我们享受到充分利用资源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但同时伴随财富而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正日趋威胁人类的生存。在各类环境问题中,气候变化问题因其带来的综合效应而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各国为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不断努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正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目前,湖北、广东等六个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已开始启动,企业碳减排核证(CCERs)工作也随之开始。与此同时,一些商业企业如沃尔玛、深圳格林美开始实施碳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试图在出售商品时为产品贴上碳标签。但是无论是区域范围内的碳交易还是企业的碳披露项目均需要基础的核算数据做支撑。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碳会计核算体系,针对企业碳排放的计量与核算未纳入企业核算范围之内,因此企业开展碳交易和碳披露均缺乏规范指导和翔实数据的支撑,本文立足于此,尝试将低碳业务纳入到会计核算的范畴,构建碳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为企业碳核算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操作指南。 本文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支撑点”的研究思路,从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有效性检验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碳会计理论体系部分,论述了碳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即本文的主线。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以碳会计目标为出发点,以碳会计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要求为基本前提指导碳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在碳会计确认方面,根据企业取得碳排放权方式和目的的不同将碳排放权分为三类并分别进行确认。同时,根据计算碳排放量的通用公式探索性地提出基于排放因子和温室气体活动数据确定的五种计量属性,并为企业提供了四种碳信息披露形式,使企业披露的碳信息包含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低碳管理、风险应对以及碳排放量等信息,全面地反映了企业低碳发展现状。 本文两个支撑点包括环境分析和实证研究。环境分析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我国实施企业碳会计的可行性。通过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以及不断探索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可以看出,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市场环境,我国均已具备构建企业碳会计体系的基本条件。实证部分,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60家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分析碳会计确认、计量以及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验证碳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回归结果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将会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企业采用的碳计量标准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即碳会计体系的构建是有效的,这一结果进一步夯实了上述环境分析的结论,必将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推进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工作。
【关键词】:碳会计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碳信息披露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X1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10-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3-16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框架14-16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9
- 2.1 碳会计相关概念16-18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9
- 2.2.1 碳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8
- 2.2.2 碳会计的内涵研究18-20
- 2.2.3 碳会计核算研究20-23
- 2.2.4 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23-26
- 2.2.5 碳会计研究述评26-29
- 第3章 碳会计理论基础及实施环境分析29-35
- 3.1 碳会计理论基础29-31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29
- 3.1.2 清洁生产理论29-30
- 3.1.3 生态足迹理论30
- 3.1.4 科斯定理30-31
- 3.1.5 信号传递理论31
- 3.2 我国实施碳会计的环境分析31-35
- 3.2.1 我国实施碳会计的政策环境31-32
- 3.2.2 我国实施碳会计的市场环境32-35
- 第4章 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35-45
- 4.1 碳会计定义及目标35-36
- 4.2 碳会计基本假设及信息质量要求36-37
- 4.3 碳会计确认37
- 4.4 碳会计计量属性37-39
- 4.5 碳会计账务处理39-40
- 4.6 碳会计信息披露40-43
- 4.7 碳会计体系理论框架43-45
- 第5章 碳会计体系构建的有效性检验45-74
- 5.1 碳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检验45-61
- 5.1.1 研究设计45-50
- 5.1.2 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50-52
- 5.1.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52-61
- 5.2 碳会计确认、计量的有效性检验61-72
- 5.2.1 研究设计62-64
- 5.2.2 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64-65
- 5.2.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65-72
- 5.3 实证研究结论72-74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74-77
- 6.1 研究总结74-76
- 6.1.1 内容总结74
- 6.1.2 研究的创新点74-75
- 6.1.3 研究的不足75-76
- 6.2 研究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2
- 致谢82-83
- 附录1 已发表论文83-84
- 附录2 国家有关的低碳政策与法规84-90
- 附录3 低碳消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90-94
- 附录4 受 EPA 监管强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行业94-96
- 附录5 研究样本96-98
- 附录6 样本企业行业特征98-99
- 附录7 样本企业参与碳交易情况99-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建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2 肖莹;谭斌斌;赵妮;;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3 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4 强殿英;文桂江;;国外碳会计基本内容及对其借鉴意义[J];财会月刊;2011年12期
5 李秋;;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2年05期
6 曾锴;王小波;陈程;;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碳会计体系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10期
7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8 时军;王艳龙;;低碳经济环境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0年06期
9 殷培红;;美国政府温室气体政策变化分析及启示[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10 钟锦文;张晓盈;;美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践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8期
本文关键词: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