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货市场波动与风险度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9:02
本文关键词:碳期货市场波动与风险度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未来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势在必行,,对已有的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其收益率波动的分析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衡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碳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定者以及中国未来建立碳市场来说,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可以助其详细的了解EU 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期货合约的收益率波动特征,从本质上增加对现有碳交易市场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出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以协助对碳市场风险的测度与监控。 本文以EU ETS的期货合约交易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并着重对Dec07(第一阶段)、Dec09(跨阶段)、Dec11(第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运用计量模型分析碳期货合约的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性与分布状况,得出其具有异方差性、波动聚集性和“尖峰厚尾”的分布特征,并且EU ETS的第一阶段的碳期货合约的收益率波动特征与第二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然后,针对这些分布特性,结合GARCH模型、EVT模型,来计算碳期货的动态VaR,即通过建立GARCH-EVT-VaR模型来测度不同阶段的动态VaR值,并以此来分析碳期货市场的市场风险特征变化状况;最后,结合碳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国际重要事件的影响,分析碳市场出现这种波动特性和风险特征的原因,并结合中国碳交易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国情,为中国即将建立起来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政策性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 期货合约 收益率波动 风险价值 GARCH-EVT-VaR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5;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5 总体框架14-15
- 1.6 本文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理论综述16-22
- 2.1 VaR—在险价值16-18
- 2.1.1 VaR 概述16-17
- 2.1.2 VaR 的计算系数17-18
- 2.1.3 VaR 的缺陷18
- 2.2 GARCH 家族模型18-20
- 2.2.1 GARCH 模型概述18-19
- 2.2.2 GARCH 模型的缺陷19
- 2.2.3 GARCH 家族模型应用到 VaR 中的优点19-20
- 2.3 极值理论20-21
- 2.3.1 极值理论概述20
- 2.3.2 极值理论 VaR 模型的优点20-21
- 2.4 GARCH-EVT-VAR 方法21-22
- 第三章 欧盟碳交易市场现状及碳期货市场简介22-26
- 3.1 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22-24
- 3.1.1 EU ETS 概述22
- 3.1.2 欧盟碳交易初步探索22-23
- 3.1.3 欧盟碳交易新趋势23-24
- 3.2 全球主要碳期货交易平台24-26
- 3.2.1 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24
- 3.2.2 欧洲气候交易所24-26
- 第四章 碳期货市场价格收益率波动特征分析26-39
- 4.1 前言—研究波动特性的重要性26-27
- 4.1.1 碳交易市场研究对象的选取26-27
- 4.1.2 数据来源27
- 4.2 碳市场收益率波动分析27-37
- 4.2.1 平稳化处理27
- 4.2.2 统计特征分析及平稳性检验27-29
- 4.2.3 价格走势分析与波动性检验29-33
- 4.2.4 收益率序列的 GARCH 模型33-34
- 4.2.5 收益率序列的 GARCH 建模及结果分析34-37
- 4.3 本章小结37-39
- 第五章 碳期货市场风险价值测度39-46
- 5.1 基于极值理论的碳期货市场风险度量39-40
- 5.2 模型40-42
- 5.2.1 EU ETS 的 VaR 模型40
- 5.2.2 极值模型40-41
- 5.2.3 Peak Over Threshold 模型41-42
- 5.2.4 静态和动态 VaR 模型的计算和 Back testing42
- 5.3 数据处理—动态 VaR 的计算42-45
- 5.3.1 碳市场动态 VaR 分析42-45
- 5.3.2 模型的检验45
- 5.4 本章小结45-46
- 第六章 碳市场波动及风险分析对中国碳市场的借鉴46-50
- 6.1 碳交易市场出现上述波动和风险特征的原因46-47
- 6.2 我国碳排放交易现状47-48
- 6.3 基于 EU ETS 的经验对我国碳排放交易的思考48-50
- 第七章 结论50-53
- 7.1 研究结论50-51
- 7.2 本文不足51
- 7.3 研究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虹;罗炜;刘春平;;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8期
2 郭福春;潘锡泉;;碳市场:价格波动及风险测度——基于EUETS期货合约价格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3 高莹;郭琨;;全球碳交易市场格局及其价格特征——以欧洲气候交易体系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4 崔立新;梁艳;;全球碳市场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05期
5 李成;马国校;;VaR模型在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6 安国俊;王风和;;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7 吴振信;万埠磊;;基于GARCH簇模型的欧盟排放权配额价格波动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63期
8 叶斌;;EU-ETS三阶段配额分配机制演进机理[J];开放导报;2013年03期
9 何钢;;芝加哥气候交易所[J];世界环境;2007年02期
10 章升东,宋维明,李怒云;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凤振华;碳市场复杂系统价格波动机制与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碳期货市场波动与风险度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