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凯恩斯的欧洲重建计划

发布时间:2017-05-05 13:10

  本文关键词:凯恩斯的欧洲重建计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雷霆轰击整个欧洲,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所有基督教文明基础将轰然倒塌,欧洲各民族的生活将被抛到低级状态,野蛮化正威胁着它。为了挽救欧洲伟大的文明传统,恢复旧大陆的和平、繁荣与自由,凯恩斯一直在谋划作为整体之欧洲的重建。凯氏察觉到近代的欧洲秩序奠定在统一的经济链条之上,欧洲各国都被紧紧地束缚在相互依赖的经济网络当中。在世界层面,19世纪旧世界(欧洲)与新世界(美国)在资本与资源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在欧洲层面,欧洲经济体是以德国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欧洲内部以及欧洲与外部世界这两个层面的平衡维系着整个秩序的有序运转。但是正像凯恩斯所言,这一秩序所依赖的经济组织具有极其不寻常、不稳定、复杂、不可靠以及临时性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毁坏了欧洲在1914年以前赖以生存的那种脆弱的经济机制,马尔萨斯所说的“不可收拾的麻烦”出现了。之后欧洲政治家推行的重建计划(巴黎和会)非但没能修复这些损害,反而将它送进了坟墓。凯恩斯由此发起了“一场经济对政治的反抗”,从经济的视角去规划欧洲重建方案,当然凯恩斯的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内涵,是一种“政治”经济学。对凯恩斯来说,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的结构体制无法撼动,那就终结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实现一种秩序的建构与管理。
【关键词】:凯恩斯 欧洲重建 美利坚帝国 英帝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5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第一节 问题缘起9-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5
  • 第一章 凯恩斯视域下的欧洲与世界秩序15-22
  • 第一节 欧洲秩序的变迁15-16
  • 第二节 英帝国:欧洲秩序的维稳者16-19
  • 第三节 美利坚的崛起19-22
  • 第二章 20年代的欧洲重建方案22-38
  • 第一节 欧美政治家的重建计划22-26
  • 第二节 凯恩斯的重建计划26-35
  • 第三节 结局:世界危机35-38
  • 第三章 40年代欧洲重建方案38-51
  • 第一节 德意志“欧洲新秩序”38-41
  • 第二节 美利坚“世界新政”41-43
  • 第三节 凯恩斯重建方案43-51
  • 第四章 结语:经济对政治的反抗51-53
  • 参考文献53-58
  • 后记58-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芳;;美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周军;略论1938年美英互惠贸易协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沙健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李新宽;;重商主义时代英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5 王中宝;洪霞;;从被动移民到主动移民——17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北美移民的动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任海鹏,武军;1949—1972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刘金福;;论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聂庆平;蔡笑;;金融创新、金融力量与大国崛起——基于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5期

9 郑蕾;;东德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失败的原因和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10 周子玉;;中国集体想象与美国自我幻想——论赛珍珠作品中的救赎情结[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樊勇明;;东亚合作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朱富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伦理不及及其庸俗性——基于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二分思维[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5 周厚虎;;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要素分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张庆麟;李家春;;FSB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迎红;欧盟干预性权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戚尔达;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帅;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的历史与现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隋雪琛;货币一体化的国际贸易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侯鲁男;罗斯福对华经济政策(1931-194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永超;美国新政时期证券监管制度研究(1929-1945)[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威;20世纪60年代初英法核外交探析(1960-1962)[D];南京大学;2011年

6 郭寅歌;探析美国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南京大学;2011年

7 周露涤;艾奇逊与冷战初期美国对欧洲政策的制定(194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巩鹏飞;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的核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晓东;“多边核力量”与英美关系(1961-1964)[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成荟;艾奇逊与美国冷战初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凯恩斯的欧洲重建计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6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