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货币、信用与资产价格波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10:09

  本文关键词:货币、信用与资产价格波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中思想最为活跃的领域,一直闪烁着经济学家的智慧火花。但在梳理了相关理论后,发现货币理论对货币与信用关系的解释比较混乱,一般教科书中将货币直接等同于信用。本论文重新探求了货币起源问题背后的信用问题,试图为货币理论中的诸多问题找寻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解释。基本结论是:在货币经济中我们既不能将货币与信用截然分开,也不能将二者视为等同的概念。货币是由实体经济中的现实资源决定的,对应着对实际财富的要求权;信用则是通过对货币的借贷,对实际财富进行跨期配置,是对未来支付的承诺,承担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对现代货币经济来讲,货币是中性的,而信用是非中性的。 对现代货币经济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价值贮藏和交易媒介的作用,而是信用在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的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广化,货币与其他各项金融资产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货币逐渐与实体经济失去了稳定的联系。货币的核心问题是维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而人们对货币的信心是建立在货币的购买力之上的。从这一点上讲,货币当局的第一要务是维护货币价值的稳定,但是银行创造的信用不仅可以用于实体经济循环,还可以用于单纯的金融循环,形成了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互为因果的局面。而资产价格波动通过信贷渠道间接引致了实体经济的波动。文章沿着“货币背后的信用基础——货币与信用的联系及区别——资产价格波动与信用的互动关系”的主线,对货币、信用与资产价格波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用 货币中性 货币管理 资产价格波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0;F830.9;F09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4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8-11
  • 1.1 选题原因8-9
  • 1.2 研究意义9-11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第二节 各章节主要内容概述11-12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12-14
  • 第二章 货币理论的文献综述14-25
  •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货币观14-15
  • 2.1.1 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14-15
  • 2.1.2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15
  • 第二节 古典货币理论15-19
  • 2.2.1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16-17
  • 2.2.2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7
  • 2.2.3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17-19
  • 第三节 新古典货币理论19-24
  • 3.3.1 卡尔·门格尔的《起源的分析》19-21
  • 3.3.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21-22
  • 3.3.3 现代西方货币经济模型22-24
  • 第四节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24-25
  • 第三章 货币起源与信用的发展25-42
  • 第一节 信用25-26
  • 3.1.1 信用的含义25
  • 3.1.2 信用体系的演化25-26
  • 第二节 货币起源26-33
  • 3.2.1 货币的信用基础27-29
  • 3.2.2 马克思价值形式的信用基础29-33
  • 第三节 货币形式的演化33-37
  • 3.3.1 实物货币34-35
  • 3.3.2 金属货币和铸币35-36
  • 3.3.3 信用货币36-37
  • 第四节 货币与信用37-42
  • 3.4.1 货币的本质37-39
  • 3.4.2 货币与信用39-40
  • 3.4.3 货币的管理40-42
  • 第四章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42-52
  • 第一节 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与信贷资金相互促进的典型实例42-45
  • 4.1.1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42-43
  • 4.1.2 20世纪90年代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43-44
  • 4.1.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44-45
  • 第二节 资产价格泡沫理论45-49
  • 4.2.1 资产价格的定价基础45
  • 4.2.2 传统泡沫理论45-46
  • 4.2.3 艾伦和盖尔(Allen and Gale,2000)模型46-49
  • 4.2.4 信贷资金影响资产价格模型的简单例子49
  • 第三节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渠道49-52
  • 4.3.1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渠道49-50
  • 4.3.2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经济稳定的信用渠道50-52
  • 第五章 结束语52-59
  • 第一节 次贷危机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回顾52-55
  •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55-57
  • 第三节 货币、信用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相互关系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强;;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困境[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2 托马斯·I.帕利;陈弘;;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对危机解释的局限性[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8期

3 林小芳;黄芳;;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的错误与危害[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5期

4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5 李义奇;;货币信用属性演化的历史与逻辑[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瞿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7 梁琪;滕建州;;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8 张杰;;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9 孙少岩;张亮;;货币理论的新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货币、信用与资产价格波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