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3:02

  本文关键词: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能源消耗量的急剧增长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各种生态问题不断涌现,并且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雾霾、Pm2.5、环境事件等高频词汇从不为人们所熟知到频频见诸于媒体宣传,环境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处罚措施,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人们所期待的环境状况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国际经验看,在行政手段的之外,采取管理和经济的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其中一项成熟的管理政策,通过市场行为来规范环境行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莱芜市是以钢铁行业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为改变环境状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于2010年启动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推广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时间较短、经验较少,在试点的规范和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学术期刊网站、有关文件、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的研究,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理论基础、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考察了莱芜市的经验做法,总结和分析了莱芜市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技术、保障措施、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莱芜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对类似城市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也存在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政府工具 排污权交易 莱芜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X196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4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 1.2.1 研究方法12
  • 1.2.2 技术路线12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12-14
  • 1.3.1 创新之处12
  • 1.3.2 不足之处12-14
  • 2 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及实践概况14-25
  • 2.1 排污权交易的涵义14
  • 2.2 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模式14-18
  • 2.2.1 排污权总量确定14-15
  • 2.2.2 排污权分配15-17
  • 2.2.3 排污权市场交易17-18
  • 2.3 排污权交易的基础理论18-19
  • 2.3.1 环境外部性理论18
  • 2.3.2 公共物品理论18-19
  • 2.3.3 政府工具理论19
  • 2.3.4 科斯定理19
  • 2.4 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发展概况19-25
  • 2.4.1 国外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19-22
  • 2.4.2 国内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22-25
  • 3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实践分析25-35
  • 3.1 莱芜市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背景25-29
  • 3.1.1 莱芜市的环境状况25-29
  • 3.1.2 莱芜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9
  • 3.2 莱芜市开展排污权交易实践的总体情况29-35
  • 3.2.1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方式和范围29-30
  • 3.2.2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总量控制和初始分配30-31
  • 3.2.3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价格的确定31-32
  • 3.2.4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构建32-33
  • 3.2.5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的保障措施33-35
  • 4 莱芜市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35-44
  • 4.1 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35-38
  • 4.1.1 国家专项立法相对滞后35-36
  • 4.1.2 地方立法混乱缺乏效力36-37
  • 4.1.3 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有待进一步衔接37-38
  • 4.2 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完善38-41
  • 4.2.1 缺少良好的市场环境38-39
  • 4.2.2 总量控制设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9-40
  • 4.2.3 排污权初次分配方式不合理40
  • 4.2.4 排污权二次交易未激活40-41
  • 4.3 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存在欠缺41-42
  • 4.3.1 环境监测能力和跟踪管理手段较弱41
  • 4.3.2 环保执法能力需要提高41-42
  • 4.4 排污权交易基础保障能力不足42-44
  • 4.4.1 资金政策支持不够42
  • 4.4.2 机构建设人员力量需要加强42-44
  • 5 规范加快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的建议44-53
  • 5.1 加快排污权交易立法进程44-45
  • 5.1.1 加强各级政府排污权立法和政策制定44
  • 5.1.2 出台排污权交易各项配套制度44-45
  • 5.2 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45-47
  • 5.2.1 争取区域性的排污权交易试点45-46
  • 5.2.2 建立环保影响财政补偿机制46-47
  • 5.3 突破排污权交易的技术瓶颈47-48
  • 5.3.1 完善排污企业在线监测体系47-48
  • 5.3.2 健全排污执法监管体系48
  • 5.4 加强排污权市场体系建设48-51
  • 5.4.1 引导社会各界形成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正确认识48-49
  • 5.4.2 尽快完成初始分配49-50
  • 5.4.3 逐步激活二级市场50-51
  • 5.5 加强排污权交易实施载体建设51-53
  • 5.5.1 完善机构设置51
  • 5.5.2 加强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宣传和专业人员培养51-52
  • 5.5.3 加快排污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52-53
  • 6 结论53-54
  • 7 参考文献54-58
  • 8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丹;王鑫;李志勇;胡成;;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排污许可证制度现状分析及完善[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07期

2 王强;姜瑞;曾红云;苏丹;;中国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发展及问题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6期

3 周英;;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4 王晓春;;山西省排污权交易现状与发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3期

5 刘若楠;李峰;;我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6 许艳玲;杨金田;蒋春来;王彦超;;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最新进展及问题剖析[J];环境保护;2014年Z1期

7 张玮;李秋萍;;浅析建立有中国特色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若干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年01期

8 刘彤;;试论我国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J];学理论;2014年01期

9 黄文君;田莎莎;王慧;;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考察[J];环境经济;2013年07期

10 王清军;;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问题与对策[J];法学评论;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英锋;;排污权交易须夯实地基[N];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3 吴亚琼;总量控制下排污权交易制度若干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旭阳;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李冬;我国SO_2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莱芜市排污权交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2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