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多是以加工制造业、机械安装维修等工科为主,职业教育工科研究模式已经非常成熟。随着近代服务业、工商业、文化艺术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已经涉及到各个产业,研究对象大大增加,不仅仅局限于在工科领域。随着职业教育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经贸类专业的比重日趋增大,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专业,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经贸类人才。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也会对其从业能力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此外,经贸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会受到经济发展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所以经贸类专业无法直接沿用工科类专业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针对经贸类专业特殊性且反映经贸类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经贸类专业职业活动及其所需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与传统的工科类专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做比较,研究和归纳出经贸类专业的人才职业能力特征,借鉴其他专业课程研究的经验,设计一套具有广适性的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己有的研究做系统的梳理。第二章是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目前国内主流的课程开发理论,同时提出了经贸类专业的特殊性。第三章是中职经贸类专业职业活动分析。通过比较经贸类专业与传统加工制造类专业的职业活动,分析归纳出两类专业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的特征。第四章是中职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以经贸类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为展开的依据,从当前经贸类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困惑出发,结合经贸类专业的特殊性,尝试性的提出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技术规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最终归宿。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主要对前文的研究结论做概括性的总结,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中职 经贸类专业 职业活动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2;F0-4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导论13-2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6
- 一、研究背景13-15
- 二、研究意义15-16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6-23
- 一、国内研究现状16-20
- 二、国外研究现状20-23
- 三、相关文献的总体评述与预期突破23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23-25
- 一、经贸类职业、经贸类专业、经贸类人才23-24
- 二、职业活动24
- 三、职业能力24
- 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4-25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5-27
- 一、研究思路25-26
- 二、研究方法26-27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理论基础27-34
- 第一节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27-31
- 一、实践导向、任务引领型课程理论27-29
- 二、实践导向理论下的课程体系设计29-31
- 第二节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理念31-34
- 一、课程体系的内涵31-32
-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取向32-34
- 第三章 中职经贸类专业职业活动分析—基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34-61
- 第一节 经贸类专业外在职业活动分析34-47
- 一、职业活动概述34-35
- 二、经贸类职业与加工制造类职业活动比较35-45
- 三、经贸类职业活动的特点45-47
- 第二节 经贸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47-61
- 一、职业能力分析47-48
- 二、经贸类与加工制造类人才职业能力的比较48-54
- 三、经贸类人才职业能力的特征54-61
- 第四章 实践导向下中职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61-91
- 第一节 中职经贸类专业课程目标定位61-67
- 一、经贸类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的困惑61-62
- 二、经贸类专业课程目标的定位62-65
- 三、经贸类专业课程目标设计案例举证65-67
- 第二节 经贸类专业课程设置67-79
- 一、经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困惑67-70
- 二、经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70-75
- 三、经贸类专业课程设置案例举证75-79
- 第三节 经贸类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79-91
- 一、经贸类专业课程内容的困惑79-82
- 二、经贸类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82-85
- 三、经贸类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案例举证85-91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91-93
- 一、研究结论91-92
- 二、研究展望92-93
- 参考文献93-97
- 后记97-98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燕;;经贸类课程“拓展式学习”方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王吉明;王爱国;;坚持“四贴近”培育高素质技能型经贸类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5期
3 易兰华;林国安;;论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的缺失[J];教育与职业;2011年05期
4 林勇刚;;试论高职院校经贸类毕业生出路指导[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5 林国安;禹明华;;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何卫华;;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孙志洁;;关于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J];职教论坛;2011年32期
8 黄旭明;;广西高职院校经贸类毕业生就业分析与改进对策——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黄海荣;;经贸类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易兰华;;关于农产品流通企业与高职合作培养经贸类人才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2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锦荣;;中等职业学校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魏莉霞;;高职教育经贸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影;四川成都技工类人才继续紧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2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执行编辑委员会 袁航;中国展览市场:经贸类展会独领风骚[N];国际商报;2014年
3 记者 吕瑜洁邋实习生 末央;考生填报志愿呈现冷热两重天[N];绍兴日报;2007年
4 肖凌;厦门将对经贸类展会进行评估[N];中国经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添甜;中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贾鹏飞;新媒体环境下经贸类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