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23:06
本文关键词: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遵循着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的均衡思想,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而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均衡分析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确定性理论在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具体应用。然而,现实的经济事实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整个经济系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实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循环是经济事实的本质所在。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欲以突破,但至今为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构建出内在逻辑一致的独立思想和论证方法。大多数的成果只是零星的思想灵感,并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分析。本文就是针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和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修正的局限性而进行布局和论证的,试图构建出一个更符合经济现实的独立的新经济学分析范式。 经济系统既不是完全确定性的,也不是完全不确定性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不能只是确定性的,也不能只是不确定性的,而是要研究两者以及两者之间转化关系才为全面。本论文是从对经济事实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对确定性进行系统的原理性分析,阐述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确定性的基本定理,以及不确定性的原理性分析。以奈特、凯恩斯的不确定性基本定义为基础,以经济时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为分析思路,提出行动概率的基本原则,对不确定性的规律和属性进行分析和证明,,进而得出不确定性的基本定理。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分析之后,展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实现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化的经济系统均衡。这种结构化过程是经济系统中本质的属性,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确定性的结构化过程包含着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更包含着经济的创新与复制。实现这一结构化过程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的无知属性。无知属性是指人的探究未知领域、寻求新鲜事物的持久心理动机,是整个结构化的心理动能。人的无知属性推动着确定性不断产生“行为剩余”,行为剩余产生的一瞬间便是不确定性的结构化,也就是新的利润得以生成。结构化的具体表现便是由企业家、分工、组织与货币等组成的经济运行系统。 在理论框架构建与分析结束之后,本文将该分析范式运用于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与认识当中。注意力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问题上了。通过对美国1929 1933年经济大萧条、苏联“休克疗法”、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长期经济停滞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分析论证,得出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增长的政策原则。那就是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双轨制模式,走第三条道路。政府不断根据经济运行的趋势要求适时调整政策标准,并且保证政策标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避免激变所带来的结构化效率损失,进而损害整体经济的增长能力。市场在具体领域发挥充分的相互协调作用,克服政策标准化所带来的配置效率缺失,进而保证经济运行中的配置效率。在配置效率和结构化效率的相互支持下,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关键词】:确定性 不确定性 结构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14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导论11-29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11-17
- (一) 经济危机下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11-13
- (二) 主流经济学在不确定性理论研究中的问题13-16
- (三) 不确定性已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趋势16-17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17-18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8-23
- (一) 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不确定性结构化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18-20
- (二) ASD 系统分析法的引入与借鉴20-21
- (三) 组织行动分析法21-23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23-29
- (一) 研究思路23-27
- (二) 可能的创新27-29
- 第二章 经济系统中确定性原理及基本概念29-58
- 第一节 经济系统中确定性的基本原理29-43
- (一) 微观确定性30-33
- (二) 宏观确定性33-36
- (三) 微观确定性与宏观确定性之间的关系36-38
- (四) 信息与确定性之间的关系38-39
- (五) 确定性的定理化表述39-43
- 第二节 经济时间43-52
- (一) 经济学中的时间问题43-45
- (二) 经济时间的基本含义45-47
- (三) 同质时间47-49
- (四) 异质时间49-51
- (五) 同质时间与异质时间的复合51-52
- 第三节 行动概率的提出52-58
- (一) 客观概率53-54
- (二) 主观概率54-55
- (三) 逻辑概率55-56
- (四) 行动概率56-58
- 第三章 经济系统中不确定性及其生成机制58-74
- 第一节 经济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基本原理58-65
- (一) 新古典经济学不确定性的处理方式58-59
- (二)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不确定性59-61
- (三) 不确定性的基本含义61-62
- (四) 不确定性的定理表述62-65
- 第二节 不确定性的生成机制65-74
- (一) 理性65-67
- (二) 无知67-68
- (三) 相互依赖68-70
- (四) 无知人假设70-72
- (五) 不确定性的生成72-74
- 第四章 经济系统中不确定性的结构化74-103
- 第一节 结构化的基本性质74-82
- (一) 结构化的含义74-76
- (二) 结构化实现的过程76-78
- (三) 结构化条件下的资本78-81
- (四) 结构化条件下的劳动81-82
- 第二节 不确定性结构化的基本方式82-87
- (一) 路径依赖82-84
- (二) 创新84-86
- (三) 路径依赖和创新之间的关系86-87
- 第三节 结构化的基本形式87-94
- (一) 分工87-89
- (二) 组织89-91
- (三) 货币91-92
- (四) 企业家92-94
- 第四节 结构化效率94-103
- (一) 配置效率94-97
- (二) 结构化效率97-99
- (三) 经济效率99-100
- (四) 结构化效率下的价格刚性100-101
- (五) 预期的作用101-103
- 第五章 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的现实意义103-117
-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及其原因103-106
- (一) 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困境104-105
- (二) 经济理论与政策困境的不确定性解读105-106
- 第二节 重要经济事件的评述106-112
- (一) 美国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萧条107-108
- (二) 俄罗斯“休克疗法”的评述108-110
- (三) 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110-111
- (四) 中国的“双轨制”改革111-112
- 第三节 如何实现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112-117
- (一) 重视历史的经济价值113-114
- (二) 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114-117
- 结语117-118
- 参考文献118-126
- 后记12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芮璐;中国宏观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模型及其鲁棒控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8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