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民国统制经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1:20

  本文关键词:民国统制经济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统制经济 思想演变 思想溯源


【摘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统制经济思想渐成为国内的主流经济思想。统制经济思想是在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侵华和国内政治经济混乱的形势下的产生的,响应了当时时代的呼唤。因此一经产生便迅速被国内的学界政界所认可,国民政府也迅速践行,希冀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求得平衡,运用调节经济的“两只手”来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战争的威胁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两只手”的力量对比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动。统制经济思想在兴起之初,常与计划经济的概念混淆,随着苏联渐成为“计划经济”的样板,而德国渐成为“统制经济”的样板,两者的界限开始明晰起来。国民政府最终采取了统制经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统制经济思想之所以产生并立即盛行,既有时代的需要,又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大萧条之后西方掀起了计划经济思潮,民国的统制经济思想也是当时国内思想界对国际计划经济思潮的一种回应。这种思想并没有随着国民政府的覆灭而终结,在后来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中,甚至在现在的经济政策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统制经济思想的影子。
【关键词】:统制经济 思想演变 思想溯源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10
  • 绪论10-18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10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0-16
  • 一 关于统制经济实践的研究11-12
  • 二 关于统制经济思想的研究12-16
  • 第三节 创新与构思16-18
  • 第一章 民国统制经济思想的演变18-29
  • 第一节 统制经济产生时的背景18-22
  • 一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8-20
  • 二 战争威胁凸显建设紧迫20-21
  • 三 落后的国内经济21-22
  • 第二节 统制经济思想的兴起22-24
  • 第三节 统制经济思想发展的高潮24-26
  • 第四节 统制经济思潮的衰落26-29
  • 第二章 学术界对统制经济的探讨29-42
  • 第一节 对“统制经济”含义的讨论29-35
  • 一 学界对“统制经济”的认识29-32
  • 二 统制经济与其他经济体制的比较32-35
  • 第二节 探究实行统制经济的因由35-38
  • 一 自由经济无力应对危机35-37
  • 二 计划经济在民国走不通37-38
  • 第三节 对统制经济践行的分析38-42
  • 一 实施经济统制的困难与前提38-40
  • 二 统制经济的方式40-42
  • 第三章 政府高层的统制经济思想分析42-48
  • 第一节 政府高层的对统制经济的认识42-44
  • 第二节 统制经济的政策与法规44-45
  • 第三节 统制经济的践行与绩效45-48
  • 结语48-55
  • 第一节 统制经济思想探源48-53
  • 一 战争经济学的影响48-49
  • 二 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49-50
  • 三 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影响50-51
  • 四 中国国家干预传统的影响51-53
  • 第二节 对统制经济思想的评价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婷;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花纱布管制[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2 周石峰,易继苍;马寅初“统制经济”学说及其历史语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邓丽兰;;民国宪政史上的“经济民主”诉求及其论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陆大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粮食问题及国民党政府的战时粮食政策[J];民国档案;1989年04期

5 黄立人;论卢作孚的“计划经济”思想[J];民国档案;2005年01期

6 黄岭峻;中国现代“自由经济”思想钩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康欣平;;民国时期康藏贸易中的“统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梁仁志;;从“为民争利”到“与民争利”:1936年的祁红统制[J];中国农史;2008年02期

9 徐建生;民国北京、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3期

10 魏文享;;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统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570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70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